企業最需要什么樣的大學生,具有什么素養的大學生最容易找到工作?對于這樣的就業問題,不少大學生感到“很茫然”。2006年畢業生就業已告一段落,南航航空宇航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分隊在“關注就業現狀,探析解決途徑”調查中,走訪了518名大學生和15家用人企業,記者昨從調查報告中發現,大學生就業難的背后,雙向溝通缺乏是最現實的問題,大學生對企業的運行機制、崗位知識不甚了解,而企業的用人標準也鮮有途徑有效傳遞,這往往使得不少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感到“手足無措”,而這點也折射出一些高校在培養人才中的空洞和不切實際。
一半學生盲目求職
這次調查顯示,在就業態度上,若找到一份與所學專業不相符的工作,僅有12.93%的畢業生選擇“放棄它,重新找一份與自己專業相符的工作”,高達50.78%的畢業生選擇“先干了再說”。據這次企業調查的反饋來看,許多來求職的畢業生對其所選擇的行業和職位一點了解都沒有,甚至對公司都不了解,就開始提自己的要求,對所從事的行業職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也去就業。不少企業人事主管認為,學校應在大學生一進校門就開始引導他們思考就業問題而不是到大四了才開始“臨陣磨槍”,正確的做法是讓高校學生從低年級就開始接觸勞動力市場,了解企業的運行機制,才不至于到了畢業才發現自己都沒準備好。
“經驗門檻”絆倒一片
在這次對南京市各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時發現,高達69.50%的大學生認為在求職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缺少工作經驗,雖然調查中很多學生都對企業提出的“工作經驗”這個要求“深惡痛絕”,但不少企業表示,企業招聘時都會更青睞能夠更快“上手”的求職者。
對于高校來說,應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納入到教學當中,使學生積累一些工作經驗和初步的企業管理經驗,從而使學生剛畢業就能步入社會。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學生在臨近畢業尋找單位時才從招聘的失敗經歷中認識到自己職業能力不足的現狀,而企業這些“求才”標準在學生的求學時期幾乎只是概念性的問題,學生很少有“戰場”去鍛煉“職業素質”。
就業指導“不夠實用”
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的就業知識第一來源是網絡,校供需見面會和學校宣傳欄只是補充,很多大學生對此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高校在就業指導上缺乏個性化指導,針對性不強;消息渠道不全,并不了解就業市場;指導不符合實際;應該在學生學習階段就注重心理咨詢,并多開展供需見面會,提供更多就業信息;很多人甚至直言不諱地表示,目前大多數學校的就業指導只是形式而已,與實際需要有很大距離;就業指導力度不夠,內容空洞,并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而且學校就業指導不主動,不透明,宣傳力度不夠,沒有給學生太多的實踐機會,落實不到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