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大學生為捧取一個好單位難得的“金飯碗”,竟愿意以“零工資”上崗。據智聯招聘與東方時空最新一期調查顯示,69.2%的大學生可以接受“零工資”就業。對此,勞動監察部門表示,單位以“零工資”招聘員工的做法屬違法行為。眾多招聘企業也認為,學子如此“自降身價”會被認為缺乏信心,很可能更難找到工作。
上崗不要報酬
求職大學生看重積累工作經驗
據智聯招聘與東方時空的這次聯合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收入呈明顯下降趨勢。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和經驗,在參與調查的5296名大學生中,69.2%都表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愿意在一家相對理想的單位‘零工資’就業”。
據了解,大學生“打免費工”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積累經驗,甚至有一成大學生寄希望于能夠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使雇主看到自己的長處,從而能夠最終獲得該單位寶貴的工作機會。
上海杉達學院的章蘊潔同學說,自己去過幾次招聘會現場,第一個感受是人特別多,其次就是每個招聘單位的攤位上總是堆著厚厚的個人簡歷。在被招聘人員詢問到有沒有正式的工作經驗時,她總會臉紅、心跳,不敢說“沒有”,之后便是無期的等待。對于“零工資”就業,小章表示能夠接受,“在學校讀書都要交學費,而要是能到好的單位學習專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能為以后的就業起到根本性的幫助,就算不拿錢又有什么關系。”
而對于不愿意“零工資”就業的三成大學生來說,他們認為“零工資”一方面令基本生活無法維持,另一方面也是對自身權益的不負責任。
兼職吸引眼球
百余名校學子爭當8元小時工
日前,本市某保險公司在一名牌大學的論壇上發帖招聘一名暑期兼職前臺工作人員,其開出的每小時8元的薪水標準在短短2天內就吸引了100多名應聘者。大學生們紛紛表示,暑期找兼職很不容易,能有公司愿意提供工作機會已屬難得,因而對薪水并無特別要求。
據該保險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張小姐向記者透露,由于原來的前臺小姐休假,所以公司在論壇上發布了兼職招聘信息,每小時8元的薪金比起勞動部門制訂的小時工每小時6.5元的最低標準略高。信息發布2天內,公司接到了100多個電話,且應聘者大多來自名牌大學。經過層層篩選,昨天已有4位學生“入圍”,后天將進行最后的面試。
就讀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的二年級學生小林正是“入圍”的幸運兒之一。小林來自江西,今年是她在上海的第一個暑假。小林說,雖然入學不久,但她已對嚴峻的就業狀況有所耳聞,“學長們都勸我及早積累工作經驗,以增加將來就業的競爭力,所以我打工不是為了賺錢。”小林告訴記者,暑假前自己就在網上關注兼職信息,一開始她還立志“進軍”世界500強,現在只要有公司肯要,其他都無所謂了。
記者從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幾位宿舍管理員處得知,近年來為積累工作經驗而假期不離校的學生越來越多。盡管他們大多入不敷出,仍需父母“救濟”,但家長也都給予支持。
各界關注“零工資”
職場人士35.4%%擔心自身權益受威脅
六成在職人員明確表示不贊成大學生以“零工資”血拼工作崗位的做法。他們認為,一方面這可能會加劇大學生貶值,造成惡性競爭,擾亂就業市場;另一方面,如果“零工資”就業者成為同事,35.4%的職場人坦言會有壓力,擔心自身權益會受到威脅,諸如雇主可能會找借口降低員工的薪酬水平、不能保障員工的基本福利等等。另外,他們覺得這也會造成“零工資”就業學生與同事之間的不公平競爭。
本市某廣告公司的張小姐對于“零工資”就業現象相當擔心。她表示,本來單位的福利就不太好,如果讓“免費”大學生進來工作,相對他們來說,自己和同事的工作成本就高得多,很有可能要天天看老板臉色,甚至一不小心就被“零工資”就業者取代。
招聘企業“自降身價”只會有負面作用
在參與調查的106家企業中,三資企業占55%,國有企業占10%,民營企業占35%。其中,55.8%的企業都表示不會接受“零工資”就業學生,主要因為他們清楚這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另一方面公司不看好這樣的“免費勞動力”。
作為全市招聘會的主要組織方,上海人才有限公司的專家夏荷表示,在以往舉辦的大型招聘會上,確實出現過大學生以“零工資”去換一個好公司工作機會的情況,然而以失敗而告終。目前“零工資”求職人群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非重點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另一種是外地來滬的求職者,他們都抱著一個尋找高級別落腳點的念頭,只要能捧到“金飯碗”,有沒有報酬沒關系,但是這樣“自降身價”的行為往往只能起到負面作用。
專家告誡求職者,對于大公司來說,給多少薪水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看應聘者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如果“自降身價”甚至采取“零工資”求職,會被認為缺乏能力和自信,更加不會有工作機會。“一般好企業是不會提出‘零工資’的,不過對于一些企業給出的短期實習,求職者還是可以考慮的。”
人才行業協會大學生自知有差距是好事
““零工資”求職折射出如今的大學生非常看重自己的社會工作經驗和技能,”上海人才中介行業協會的朱慶陽秘書長說,“其實目前所說的‘就業難’,并非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招聘單位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人才。”剛剛畢業的“學生人”,雖然理論知識豐富,但在職業技能和經驗上相當缺乏,還跟不上“職業人”的節奏,更不用說適應于不同企業需求的職業技能。
朱秘書長表示,雖然“零工資”就業的現象是不可取的,但也表明了一個好的趨勢,意味著大學生已經認識到了“學生人”與“職業人”之間的差距。其實,每個畢業生都應該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學習更具有實踐性的技能和經驗,只有這樣才算真正拿到了“畢業文憑”。為此,他建議畢業生,特別是剛跨入大學校門的大一學生,應該盡早高度地關注整個社會,為自己的將來有目的地進行規劃,使得畢業后能更快地融入到社會當中去。
勞動監察“零工資”招聘違法
上海勞動監察總隊副總隊長莊雅彪表示,勞動者理應領取勞動報酬,“零工資”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單位如果用這種方式進行招聘屬于違法行為。
現在的問題是,許多大學生都比較漠視自己的勞動權益———在5000多名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只有37.3%的大學生知道單位以“零工資”就業的方式吸納員工屬于違法行為。
勞動專家表示,由于大學生對于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遠遠不夠,這就給了一些違背良心的雇主可乘之機,他們借機榨取廉價勞動力,而“零工資”背后往往是不簽勞動合同等違法行為,這樣使得維權難度加大。
提醒 就業不忘維權
智聯招聘職業顧問提醒廣大畢業生,盡管就業形勢嚴峻、壓力巨大,但是提高自身保護意識、了解相關法律十分必要,這樣才能避免招聘陷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零工資”就業絕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捷徑,應制訂好職業規劃,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職場人生做好準備。(本報記者欒立 杜宇 實習生劉曉雷/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