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06年第16次新聞發布會實錄 介紹助學貸款
“香港高校來內地招生,給學生提供了新途徑,促進了兩地的高教發展和交流。”昨天(25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充分肯定了自1998年開始的港澳高校內地招生政策。對于今年高招錄取以來出現的香港和內地高校爭搶內地優秀生源的說法,王旭明表示,教育部有關部門正在做進一步研究,以提出更有利于兩地招生的政策措施。
對于港校已經對內地高校招生計劃造成浪費的情況,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線聯平在日前舉辦的京港大學校長論壇上表示,今后可能會對香港高校在北京地區的招生進行調控。
教育部肯定港校內地招生
在總結1998年以來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政策時,王旭明表示,港校的招生為內地學生升學提供了新的選擇途徑,同時對促進內地高等教育發展和港澳地區的大學建設都有一定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這種交流,內地和港澳地區的交流對兩方面的教育事業發展都有積極促進的作用。”王旭明說。
“一個好的學校絕不是單純靠生源。”王旭明認為,并不能說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對內地名校有過多的影響。
北大招生辦負責人:港校與內地高校招生不平等
此前,北京大學招生辦主任劉明利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說,“香港高校與內地高校在招生制度上是不平等的。”“內地高校必須通過全國統一招生錄取制度招生。在統一填報系統下,報考北大的考生一旦考不上,很可能只能去一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學校。而大多數港校卻獨立于統招系統之外,報考港校不會影響內地學校的錄取,而且還可同時兼報多所學校,考生沒有風險。”
劉明利還說,港校里普遍存在“留位費”做法,防止考生不來報到而浪費學位,而這一做法在內地高校是不允許的。
部分考生及家長認為香港高校更國際化
“香港那邊會提供比較高的獎學金,而且教學模式也對孩子將來發展有好處。”香港大學在北京四中進行英語筆試時,一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去香港讀大學不但可以享受全英語教學以提高將來的英語應用能力,同時還可以享受國際化的教學資源。
根據相關規定,內地人員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權。而去香港上4年大學,只要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以順利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權。得到香港永久居留權,除了美國,去其他100多個國家都可以免簽證。考生們認為,這樣對其未來的生活和就業選擇自由度就會更大。
專家:學習數理化等研究性專業不適合去香港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香港并不適合每一名內地考生。北京大學招生專家孫東東曾表示,“香港高校是長于實用教育,短于基礎研究。”盡管孫東東承認香港大學教育經費遠比內地高很多,在師資上也有大批國際教育背景的教師,但他認為如果考生希望學習數理化等研究性專業,則不建議他們去香港。
孫東東的話也得到了不少考生的回應,一位曾參加過香港科技大學面試的北京二中學生就說,“我報的是清華大學,還是覺得內地高校對于做研究踏實,氛圍更好。”(鄧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