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入流出比達5.5
程潔(化名)的周末又在出差途中度過。去年下半年,她從廣州一家外資廣告公司回到家鄉武漢,在當地一家同行業的合資企業任項目經理。“比在廣州那會兒還忙。”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武漢上月底舉辦了第六屆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創業發展洽談會(“華創會”)后,武漢大學國際軟件學院院長周懷北稱,該學院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拉斯加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引進了三名博士作為全職教師。
事實上,周懷北本人也是武漢大學2002年從美國引進的學者。他是武大面向全球招聘的首位院長。
程潔、周懷北只是湖北人才引進、回流的兩例。湖北省人事廳日前完成的一項調查表明,該省的人才流動20年來首次出現正增長,人才流出大于流入的歷史正在改寫。
此次調查覆蓋湖北17個市(州)、林區,74個中央駐武漢單位、省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結果顯示,最近3年來,人才流動100039人,其中流入84718人,流出15321人,流入人數是流出的5.5倍。
此次調查除發現“人才盈余”外,更讓湖北省感到驚喜的是,這3年來,博士、碩士學歷人員的流入與流出之比分別約為2.5:1和4:1。
湖南專業人才僅一成在企業
湖北地處內陸,經濟及社會發展水平居全國第15位,長期以來在人才問題上存在“三難”:缺乏吸引力,導致埠外人才難引進;缺乏凝聚力,導致本地人才難留住;缺乏驅動力,導致現有人才難使勁。因此,科教綜合實力排全國第三位的湖北省,僅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近10年來就有4萬多名畢業生選擇去深圳工作。
最近10年,人才不足一直是中部六省共同的問題。目前,中部六省每10萬人中,專業技術人員約為2016人,遠低于東部地區的2880人,甚至低于西部地區的 2148人。
“江西方言說‘蛤蟆東南跳’,就是形容人才流失的。”江西省主管科教的副省長胡振鵬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江西每進一個人才,就走掉八個人才。即便是去年,江西省實現了人才的流入與流出達到1:1.03的基本平衡后,該省的人才密度甚至仍低于2003年全國的平均水平。
此外,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高新科技人才嚴重匱乏,人才在區域、產業、所有制中的分布嚴重不合理,也是中部六省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湖南省為例,從行業看,70%的專業技術人員集中在教育、衛生行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約90%集中在事業單位,企業僅擁有10%。這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
“中部崛起”影響人才流動
國家商務部公布的2005年度我國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資企業中,位于湖北的有9家,數量居中西部省區市之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楊云彥認為,宏觀政策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乃至人才流動影響很大。“中部崛起”這樣的國家針對區域經濟的宏觀政策,不僅影響民間資金、國外資金的流向,也會使高層次人才的流動發生變化。
武漢市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伍新木表示,中部今年展開的各項大型投資,必將拉動各層次的就業鏈條。他說,與東部沿海相比,湖北的差距還表現在非公經濟上。而非公有制企業正是人才流動的主要載體。中部地區未來應該能為非公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這將更大地提升該區域對人才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