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求賢若渴
程貝,2004年畢業于新疆某高校財經專業。為找個能留在烏魯木齊的工作,靠父母每月寄來的生活費,不停地奔波于各類招聘會。終于在一年多后被烏市一家經營狀況不錯的外貿公司錄用,月薪1200元,還帶“三金”。但沒干半年,她就跳槽去了北京。理由是,北京比烏魯木齊大,拿的工資要比新疆高一倍。學計算機的李建明家在北疆的一個農場,有些門路的父母希望這個惟一的兒子能留在自己身邊,就托人在附近的一個縣城為他聯系好一個工作崗位。誰知“志向遠大”的小李,卻不顧健康狀況不佳父母的苦苦哀求,與同學結伴去了上海尋覓工作。類似程貝和李建明的求職意向,在新疆每年的大中專畢業生中并非個案。
在內地上大學的不愿回新疆工作,在新疆上大學的想到內地工作。不少大中專畢業生受“孔雀飛東南、麻雀留西北”擇業方向的影響,寧可一時找不到工作,也不太愿意到急需人才的基層去工作。
新疆某大型油田一個井下作業公司的黨委書記告訴記者,油田勘探開發的迅猛發展,國內外作業技術服務市場的不斷開拓,公司的生產任務十分繁重,使得原本就匱乏的技術人才,更顯得捉襟見肘。在他們公司4300名員工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還不到620人。但由于各作業工程隊,長年在工作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的野外施工等因素,導致許多大中專畢業生不愿來井下公司工作。
記者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南疆的一些墾區調研時,常常可以聽到不少團場的團長、連長們,為生產一線缺乏農業、畜牧、農機和財務人員而抱怨。
政府多管齊下
對于這種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和基層、艱苦地區急需人才的極不對稱狀況,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采取了多種方法引導大中專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相繼出臺多項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下基層。
2004年7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決定錄用5萬名大中專畢業生,到兵團的170個農牧團場工作。并且提出了包括今后兵團在團場選拔基層干部、經營管理人員和公務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取;加大鼓勵大就業的投入;加強教育、培養和使用,特別是加強技能培訓,提高素質和技能;堅持“自主擇業,來去自由”的方針,允許重新擇業,以及激勵到兵團團場從事開發性承包經營、社區服務和開辦企業等多項優惠大專畢業生的措施。
不過這些積極措施,卻沒有引起大多數大中專畢業生的積極反應。在當時已有的17萬余名的待業畢業生中,報名者僅不到萬人。而真正上崗的才只有5000余人。
多項舉措惠及畢業生
據來自自治區有關部門的權威消息稱:到今年7月,新疆又即將有近8萬名大中專畢業生要走向社會。如按最樂觀的估計,就算有70%的人能在當年找到工作,那么也將會有2.4萬人待業,加上歷年沉積的待業人數,今年待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累計達到25萬人左右。
為了進一步鼓勵大中專畢業生能面向基層就業,今年4月24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大中專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明確從今年起,大中專畢業生在基層就業兩年以上,將享受到更多更新的就業和社保優惠政策。并規定在基層工作兩年以上的大中專畢業生,要占縣以上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比例一半以上。同時,對采取自由職業、短期服務、個體經營等方式靈活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納入自治區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統籌范圍;對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并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畢業生,今后考錄或招聘到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其繳費年限可合并計算為工齡。對到農村參加農業開發的,在農貸資金上給予傾斜。
此外,《意見》還就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兩年以上,報考公務員筆試成績加分;縣以上教育、衛生和農技部門自然減員空編,全部通過招錄在基層工作滿兩年以上的大中專畢業生補充;對大中專畢業生參加就業培訓、職業培訓等,給予一定補貼。
自治區勞動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說:希望政府的良苦用心,能得到待業大中專畢業生的接受,廣大有志青年到基層的廣闊天地去施展才華,為西部大開發的偉大事業建功立業。(本報記者陸金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