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遇到了一些困難,如何發展?這是許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本文想從校長的角度,也就是從學校的角度來作些思考,這對各所職業技術學校來說可能更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笑迎困難,振奮精神眼下職業教育發展是不象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那么興旺,校長們都覺得辦學困難,壓力很大。面對這樣的形勢,我想精神上不能垮,而要更加振奮。這決不是說大話或風涼話。因為困難是客觀存在的,與其怨天尤人、萎靡不振,不如笑迎困難、振奮精神。這才有利于調動自己的智慧,感染和鼓舞學校的教職員工,也有利于自己身體健康,總之更有利于克服困難。
為什么用“笑迎”二字?因為:1.如果我們站得高一點來看看,現在確實碰到了一些困難,但總的說來并不是壞事,說明國家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提高了,人民的教育需求提高了,是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困難;2.它給我們提供了內涵發展的機會。從哲學上講,發展不只是量的增加,還包括質的提高。我們可以乘此機會進行學校布局調整、專業調整、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質量;3.我們看到各級領導部門正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積極扶持職業教育發展。
二、困難的表現和癥結困難主要表現在辦學的三個相互聯系的環節上:招生——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尤其是招生難和畢業生就業難。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無須再作贅述。但困難的癥結在哪里呢?是領導者不重視嗎?或許在某些地區、某些部門是,但總的說來不是。那么,去責怪老百姓鄙薄職教、不愿讀職教嗎?則更是大錯特錯了。老百姓是很實在的,他看到現在用人要高學歷,社會上失業、待業的人又那么多,中職生就業難,普高在發展,國家又在擴招高校生,所以總想自己的子女上普高,進大學,不得已而求之才讀職校。這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不要去苛求老百姓。所以,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我們自己,這就是職業教育辦學的某些方面與我國社會、經濟、教育發展的現狀不相適應。例如,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模式比較單一,缺乏職前職后的溝通;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與經濟和技術發展有所脫節;課程在相當程度上還是終結性的,服務于學生第一次就業,使學生缺乏發展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學校的運作機制有的也沒有轉到市場經濟的機制上來,等等。我們可以看到,在差不多相同困難的大環境中,有些學校還是辦得不錯的,甚至是很好的。如果考察一下這些學校,他們的成功往往是靠了改革,把上述列舉的一些問題解決得較好的緣故。
三、出路:改革職業教育辦學職業教育再發展的出路在哪里?要上下齊努力,相輔相成。上面,特別是教育領導部門要爭取拿出些有利于職教發展的政策措施來,因為有些問題不是一個學校,一個校長好解決的。但作為?lt;校卻不能消極地等待,要積極去闖,去改革,你越是這樣,就越會有機會。而且,有時候上面的政策正是總結了學校的經驗而提出的。所以本文從學校的角度提出幾點思考:
(一)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尤其是農業職業教育和城鎮中第三產業的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具有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個性發展的功能。其發揮功能的機制可由下圖示意:
上圖表示,接受過職業教育或培訓的勞動者必須有一個工作崗位,職業教育的功能才能實現。過去就是靠安置就業。現在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所以一方面還是要腿勤、嘴勤,善于“推銷”,幫學生找“婆家”,另一方面則需要把創業培訓提上日程。
其實,在農村職教,特別是農業類職教中,創業培訓早就開展了。開設家庭經營專業就是一例。學生畢業后(甚至還在學習中)在家庭中種植或養殖,自己還負責管理和營銷。如果市面做大了點,還要雇幾個幫工。所以這里所謂的創業,就是指開個小作坊、維修店,辦個小農場、畜牧場。自己給自己創造工作崗位,也為他人創造工作崗位。這是我們職業學校畢業生能做到的。創業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培養創業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如自信心、不屈不撓的精神、既謹慎又敢冒險等;掌握創業必備的知識,如市場的、財務的、法律的知識等;給予創業過程的指導,如怎樣申請營業執照,如何籌集資金等;最好還能給創業者提供市場信息。
(二)積極搶占職業培訓市場。
我國職業教育迄今為止重心還是在學校形態的、長學制的、學歷化的職前養成教育上。這種職教模式對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是很有用的,適合青年早期的學生。所以它還會長期存在,并不象有些文章說的要取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同時也要看到這種模式因其培養學生的周期長,對市場需求與技術進步的反應就不夠靈活,已日益顯出與市場需求脫節,畢業生就業困難等弊端,與日益增漲的培訓需求不相適應。現代社會中,不論被動的還是主動的,個人可能多次轉換工作崗位,甚至改換職業。即使職業不變、崗位不動,勞動要求也會不斷提高。因此勞動者為了適應和改善職業生活,在他的勞動生涯中就需要多次接受培訓。我們否可以這樣算一算:一個人一生中接受學歷化的職教一般只是一次(有些人一次也沒有,他們接受了學術性或工程性的教育),而需要多次接受職業培訓。所以社會對職業培訓的需求總量是大大超過學校職業教育的。
西部大開發和我國進入WTO,都可能激發我國勞動力的流動。這里順便介紹一下,我國的勞務輸出是很落伍的。墨西哥全國人口8000多萬,每年在外干活的人有800多萬。菲律賓人口7000萬,現有正式登記的海外勞工450萬。而我國13億人口,1999年在外工作人員僅30萬人。隨著勞動力流動加劇和勞務輸出事業的擴大,會帶動職業培訓的需求。
全國有些地方已初步形成培訓市場,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介入的還很少。這些學校在教學設備、專業師資方面都有一定優勢,學校應該有意識地搶占職業培訓市場,既可以使現有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拓展中職學校的教育功能,逐步實現其職能的多樣化,使職教的辦學模式由學歷教育為主向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方向轉變。教育行政部門要支持這種轉變。
(三)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這是辦學永遠要做的事和追求的目標,但現在特別要強調一下。需要大家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提高質量,重振職業教育的雄風。各所學校也要能創出牌子,取信于民。
教改是一篇大文章,本文只是扼要提出:
1.當前特別要注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能強調我(指辦學機構)能做什么,我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而要強調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培養出什么樣的人。這種“需要”來自社會、企事業單位,也來自學習者個人,而且前者必須轉化為個人需要,才能構成對教育與培訓的切實需求。
2.改革的主要環節是專業(工種)設置、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
3.在部分學校也可以進行學制改革試驗。
(四)積極抓好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兩頭。
這方面的工作要有點市場意識。有些學校已做得相當好。他們在招生時加強宣傳和組織工作,善于推銷自己的“教育服務”,到初中去,請初三學生來,布置學校成果展覽,等等。
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平時就要做,一方面加強與人才市場、企事業單位的聯系,隨時掌握用工信息;另一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創業培訓。學生畢業前的集中實習對他們就業有較大影響,更需要妥善安排。
摘自中國職業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