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賈敬敦演講 攝影:中國網 李異濤
2007年8月22日,首屆中國生態小康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舉行。23日上午8:50,舉行荒漠化專場與國際VIP專場。中國網現場直播。
專場上,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賈敬敦做了題目為的“沙荒漠化治理的科技政策新動向”演講,演講中談到“十一五”期間防治荒漠化的部署時,賈敬敦指出, “十一五”期間的科技部署,應該是“十五”期間部署的一種深化,從原則上來說,1.國家繼續把防沙治沙作為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力度。2.原則上繼承“十五”形成的總體部署,按照總體設計,分區實施,突出重點,加強集成。同時完善總的布局,依然以首都圈,農牧交錯代,草原區,以及青藏高原區域為重點來進行部署,實際上還是我們說的“一圈兩帶”的部署。3.從機制創新這個方面,要繼續深化,通過“三生”原則的具體貫徹,能夠達到調查兩個積極性,第一個是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第二個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在形成這樣一個廣泛的,來支持科技創新治沙的基石,在這個基礎之上,通過培育沙產業,通過開發沙產業的主導產品,調動企業參與公益性生態項目的實施,建立防沙治沙的長效機制。
從地區上可以看出來,北方的部署對每一個地區提出了相應的認識,對首都圈,既強調了城區的綠化,也強調城區的生態建設,同時也強調地區的現代農業的發展。對一些遠郊區提出了推廣和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這樣一些部署。在農牧交錯帶也形成了一些重點。另外對黃土高原也形成了一些完整的部署,提出了一些明確的要求。對草原帶也提出了要求,根據草原帶不同的特點,考慮我國草甸草原的防沙治沙工作,像錫林郭勒這樣的草原還有荒漠草原的整體部署。對荒漠綠洲也形成了這樣的一些部署,像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荒漠綠洲的防沙治沙部署也形成了。 在這些地區要強調工程技術的支撐。
通過這樣的部署,在“十一五”期間,要重點完成五方面的工作:
一、要突破若干單項技術,全面提高我國防沙治沙的水平。
二、加強荒漠化監測和預警技術體系的研究,提高我國監測預警水平 。
三、積極探索適合沙區特點的產業開發模式。這里頭既有通過開發新產品來發展沙產業的考慮,同時也要考慮通過公司加農戶實現企業和農民雙贏的模式 。
四、加強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要在單項技術突破的基礎之上,通過組裝配套,形成若干可以大面積推廣運用的一些標準化的,規范的技術體系,為這些體系的使用奠定一個基礎。
五、切實加強我們自身的能力建設,以平臺建設為中心,來加強防沙治沙科技創新基地的建設。這里頭既有學科的建設也有科研設施的建設,也有人才的培養,為我國長遠的防沙治沙工作能夠奠定一個基礎。
演講最后,賈敬敦副司長頗有感慨地說,荒漠化、沙化,確確實實面臨著一個新的變化時期,尤其在全球氣侯升溫,人類正在遭遇一次新的全球氣侯變化的時候,它正在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的挑戰。
荒漠化、沙化確確實實是我們走向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這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之中的一個重大挑戰,但是它同時也是考驗我們真正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一個重大命題。
應當說荒漠化和沙化它確實有害,但是它也不是百害無一利,我們必須看到廣大的沙區它確實有非常豐富的太陽能,也有條件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一些獨特的生物資源,這也是我們變害為利的一個巨大的潛力。
所以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智慧,通過在實踐當中的不斷探索,我們能夠在與防沙治沙艱苦的一個任務,在這個奮斗的歷程過程當中,我們能夠找到一條既恢復生態的功能,又實現沙區的交替發展,同時又實現沙區人民生活富裕的小康建設之路。(中國發展門戶網 王岳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