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北京可以在全國實現‘兩個率先’,即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今年3月,在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主持召開的專家座談會上,胡鞍鋼、熊義志代表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做出書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北京經濟狀況和定位做了詳細闡釋,并提出專業性建議。
《北京如何在全國“兩個率先”》,就是這篇報告的名字。
報告中分析了北京實現“兩個率先”的條件,并對北京市未來發展相關規劃提出了一些建議。
實現“兩個率先”的條件
條件一
建立全民社保體系
報告中認為,要實現此目標,就北京而言,要在繼續實行比較充分的就業政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城鄉統一流動有序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條件二
高端人才規模力爭超紐約
借助北京最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以及建成世界最大的大學城的定位,建設學習型社會。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使北京成為全國性和全球性的人才資源聚集高地,力爭各類高端人才規模超過紐約。
條件三
成為世界級R&D中心
北京最大的比較優勢資源是知識資源,未來北京最大的產業則是知識密集產業,最大的驅動力是知識創新。在2005年,北京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占全國的12.5%。從國際比較看,北京主要知識資源指標總體上十分接近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已經是R&D高投入強度地區。2006年,北京R&D經費投入占全國的比重已達到15.3%。使北京率先在全國建立知識型和創新型城市,并向周邊地區和全國擴散科技成果,成為全國高技術產品銷售中心、全國技術市場交易中心,同時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和R&D向北京轉移,成為新型、世界級的R&D中心之一。
條件四
成全國GDP能耗最低地區之一
另外,還要率先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創新綠色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實行綠色改革和綠色貿易(指國內外貿易),成為全國GDP能耗和水耗最低的地區之一。
北京發展規劃相關建議
直接進入現代服務業等產業
目前中國許多省市區的發展戰略依然是“工業強省”或“工業強市”,北京必須實行“差異化”戰略,即實行“現代服務業強市”戰略,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先行一步”,將進入“衰退期”的傳統農業、傳統礦產業和傳統制造業盡快“退出”,直接進入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從城市發展趨勢看,北京與紐約、東京的城市功能和作用有“趨同”之勢,正在加速從國內大都市向國際大都市轉變。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發展現代服務業包括現代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
到2020年,當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國家時,北京勢必要建成世界最大的國際都市之一。目前,北京城鎮居民與紐約、東京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當大,但實際生活水平差距要小得多,從居民人均住宅面積看,北京已高于東京,但小于紐約,但北京自有房屋率大大高于紐約。預計到2020年北京城鎮居民與紐約、東京居民實際生活水平差距還會縮小。
發展目標凸顯人類發展指標
報告指出,判斷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階段,主要采用兩個指標進行國際比較,一個是人均GDP或人均GNI,另一個則是人類發展指標(HDI)。
報告建議,北京發展目標要凸顯HDI指標,強化教育、健康指標,以此來替代單一的GDP指標。另外,北京各區縣不再統計和考核GDP指標,將總入學率和人口預期壽命作為重要考核指標。
從HDI來看,北京明顯高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國家平均的人類發展水平,與城市型國家或地區相比,北京的HDI和在世界的排位低于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高于科威特。預計到2012年,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將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城鎮人類發展指數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同時,按匯率法計算,2006年北京市人均GDP為6210美元,已經超過上中等收入國家5625美元的平均水平。如果綜合考慮收入劃分標準提高和人民幣升值因素,按照匯率計算,到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很可能與上海一起躋身世界高收入水平地區之列;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北京則會趕上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報告指出,到2020年,無論按哪種算法,北京都是世界的高收入組。
對于目前國際上十分流行“后奧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下降論”,他們表示,根本不存在“后奧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下降的結論,同樣也不存在北京經濟增長下降的結論。因為中國長期增長潛力為9.3%-9.5%,北京的長期增長潛力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10%左右。
發展瓶頸
“兩個矛盾”凸顯
北京現已面臨巨大挑戰,實質是國家對北京發展的巨大需求與北京自身發展瓶頸間的矛盾,表現為兩個矛盾凸顯期。
其一,人與自然的矛盾凸顯期,人與自然的差距擴大期。與世界國際大都市及上海、廣州相比,北京自然條件“先天不足”,氣候條件相對惡劣,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后天失調”,則表現為,按照聯合國標準,北京屬于世界上極度缺水地區,并且大面積地下水超載,自然資本存量小且長期赤字和透支。
其二,人與人矛盾的凸顯期,人與人差距的擴大期。突出表現為社會沖突事件發生率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類社會突出事件包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勞動爭議等,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2005年,北京市治安案件發案率在37.1‰、刑事案件發案率在7‰、勞動爭議發生率在2004年的數字為2.7‰。
另外,還包括環境、教育、醫療衛生、交通等方面的更多樣化、更高層次和更廣泛社會需求與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作者 鄧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