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已久的郵政儲蓄銀行終于塵埃落定,2006年終最后一天,銀監會發布公告,正式批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開業,同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全資方式出資組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并核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章程》。
此前,郵政儲蓄銀行的母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已于11月29日先期完成登記注冊。該集團公司注冊資本800億,系按《企業法》注冊成立的副部級央企,由財政部暫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
按照銀監會的要求,郵政儲蓄銀行的組建按照“三會分設、三權分開、有效制約、協調發展”的公司治理原則,建立規范的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制度,建立科學的權力制衡、責任約束和利益激勵機制。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郵政儲蓄銀行成立,是我國銀行業改革取得的又一項新的重要成果,標志著我國郵政儲蓄經營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成立后的中國郵儲儲蓄銀行將繼續依托郵政網絡經營,按照公司治理架構和商業銀行管理要求,建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實行市場化經營管理。
據記者了解,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當前的市場定位是,充分依托和發揮網絡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資料顯示,郵政儲蓄銀行將是全國第五大商業銀行。2006年,郵儲已先后獲批可從事小額質押貸款試點、基金代發、參與銀團貸款等業務。截至2006年8月,中國郵政儲蓄存款余額達1.54萬億元,其中,郵政儲蓄資金自主運用資產余額突破8000億元。
相對于其他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的優勢在于縣域金融的網點優勢,郵政儲蓄銀行擁有2.5億儲戶和3.7萬個營業網點,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網點占到2/3以上。且其絕大部分網點已經實現計算機聯網,可以實現全國通存通兌。
據了解,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后,將設立專門的農村金融服務部門,積極完善網絡服務功能,面向“三農”開展業務;將通過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全面開展業務合作,進一步加大郵儲資金支農力度,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滿足度。
這意味著,新組建的郵政儲蓄銀行不僅將成為全國第五大銀行,同時也將是農村金融體制中的一位超重量級選手。在“十一五”規劃重點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其必將成為新一輪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中的亮點之一。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此前曾表示,與“只存不貸”的郵政儲蓄所相比,新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應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只有這樣,才能把從農村地區吸收的資金以貸款形式發放到農村,在農村等相對貧困地區形成合理的資金流,激活當地經濟。
據劉明康透露,郵政儲蓄已經開始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支持。郵政儲蓄資金返回農村的比例已經得到提高,目前郵儲返還的資金已經達到了1200億元,占到郵儲自主運用資金的18%,而過去只占百分之一點幾。
然而,從原先“只存不貸”的儲蓄機構轉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業銀行也并非易事。首先是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找準定位、獲得生存能力的問題。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談儒勇博士表示,我國的金融市場仍主要為大銀行所壟斷,亟待建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讓中小銀行可以展開錯位競爭,為其生存尋找一個合適的環境。對于郵政儲蓄銀行來說,由于現有網點很多分布在農村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商業銀行撤出后,這一市場出現空白,郵政儲蓄銀行可以在這里謀求發展。但是,其在經營模式上,一定要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但與此同時,如何控制信貸風險也是缺乏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經驗的郵儲銀行必須跨過的一道檻。銀監會表示,對郵政儲蓄銀行將與其他銀行一樣,在機構、業務和高管人員等方面依法納入銀行監管體系,并實行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審慎監管。銀監會將按照“管法人、管風險、管內控、提高透明度”的監管理念,遵循“資產準確分類、足額計提準備、資本充足、做實利潤”的持續監管原則,建立健全郵政儲蓄銀行以資本為核心的約束機制,督促其加強內部風險管理,重點對郵儲資金運用環節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實施監管。最終目標是將郵政儲蓄銀行建成一個資本充足、內控嚴密、營運安全、競爭力強的現代銀行。(記者:劉振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