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據媒體報道,中國郵政體制改革終于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天津、浙江、山東、四川和陜西9月5日設立郵政管理局,接受國家郵政局的垂直領導,其他省份的郵政管理局也將陸續設立。這標志著在“政企分開”的大原則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作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迎接市場競爭。
在郵政法尚未修改的大背景下,這項改革多少有些出人意料。長期以來,國家郵政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其身份的雙重性一直頗受爭議。實行政企分開之后,國家郵政局可以以更加超脫的身份,主持郵政法的修改工作。然而,就像電力體制改革那樣,郵政管理體制改革會不會換湯不換藥,未來的郵政法會不會強化國家郵政專營地位等問題,確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脫胎于國家郵政局的郵政行業監管機構,與傳統的國有郵政經營管理部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規則的制定、市場監管方面,新組建的郵政監管部門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人們還需拭目以待。因此,在這項改革尚未全面鋪開之前,有必要對郵政體制改革的思路作一番審視。
我們認為,郵政體制改革還是應該回到郵政法的框架內,通過修改郵政法,賦予郵政監管機構明確的法律地位。如果“先玩游戲,再制定規則”,那么勢必會加大郵政體制改革的成本,產生不必要的紛爭。所以,郵政體制改革應當采取下列步驟:
首先,應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審議郵政法修正案。通過完善郵政法,明確監管機構的職能,理順郵政市場關系,建立良性的郵政市場競爭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市場監管不偏不倚,對國企、民企和外資企業做到一碗水端平。
其次,在郵政法沒有修改之前,國家郵政局應考慮按照業務分工,組建具有獨立競爭能力的集團公司,全面參與市場競爭。改革實踐反復證明,實行行業歸并之后,固然減少了監管的難度,但在客觀上卻削弱了競爭。如果不同行業、不同投資主體能夠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進行多元化經營,那么,無論是金融領域的競爭還是郵政行業競爭都將會更加激烈。國家郵政主管部門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整合內部資源方面,同時要依法放開競爭性領域的市場準入。如果郵政體制改革不但沒有減少行業壁壘,反而鞏固了行業壁壘,那么,這場改革不會成功。
不能否認,國家郵政承擔著普遍服務的職責,西方國家的郵政私有化改革同樣面臨著郵政普遍服務的難題。有些國家通過郵政行業組合式改革,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提高了郵政行業的整體效益;有些國家通過業務分工,較好地解決了郵政行業參與市場競爭與提供普遍服務之間的矛盾。我國郵政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把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網絡資源整合起來,建立全國性的大市場。如果國有郵政經營企業僅僅想著通過行政壟斷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中國的郵政改革不但不會得到公眾的普遍支持,反而會引起社會的不滿。
第三,針對我國郵政行業爭議較多的問題,國家郵政局應當成立專案小組,分別處理。針對特快專遞市場千軍萬馬惡性競爭的局面,國家郵政局應當出臺相應的資質標準,防止郵政經營企業良莠不齊,給消費者造成損害。針對郵政衍生產品(譬如郵票)經營問題,國家郵政局可以根據郵政法的規定,全面承擔市場監管責任。當前,國家郵政局應該“抓住中心(規范郵政產品交易活動)、放開兩頭(鼓勵郵政產品的創新性生產和市場開拓行為)”,繁榮郵政市場,打擊不法郵政產品交易活動。
總之,郵政體制改革應當從理順內部關系入手,把郵政法的修改作為重要契機,借助于郵政法建立全新的郵政行業監管模式。當前這場改革已經跨出了前進的一步,而在未來,郵政監管部門能否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能否在競爭性領域放開市場準入,將成為決定郵政體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喬新生)
(摘自《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