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
1927年8月1日,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爆發,寫下了中國現代史上重要的一頁。南昌由此一舉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從此以“英雄城”馳名天下,彪炳史冊。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為反擊國民黨當權派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發動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后,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的二十軍、十一軍二十四師和十師一部、四軍二十五師兩個團,第五方面軍的三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裝,共兩萬余人。起義原定7月30日夜發動,后因張國燾的阻撓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占領了全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旋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議依中央原定方針轉兵廣東,相機奪取廣州,再次北伐。
南昌起義主要領導人賀龍、朱德、周恩來、葉挺、劉伯承群像
起義軍自8月3日起先后撤離南昌,經江西瑞金、會昌,轉進福建長汀、上杭,于9月下旬到達廣東潮州、汕頭地區。隨即被優勢敵軍擊散,一部分退至海陸豐地區,加入了東江地區農民的武裝斗爭;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至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4月下旬到達井岡山地區,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1928年4月28日,井岡山會師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保存下來的起義部隊成為工農紅軍的骨干之一。1933年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如今市中心的人民廣場南端,矗立著總高達45.5米的長方體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每當夏季雷雨,當年槍聲殺聲似乎震蕩期間。該塔于1979年1月8日落成,塔身刻有“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重現了當年場景。
中山路中段380號是前身為“江西大旅社”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這里曾是起義的指揮中心,1957年定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陳列著大量有關起義的文獻資料和照片。
1997年,江澤民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題詞
南昌城內還有其他許多紀念場所,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友竹巷,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正式成立,并設于此;八路軍駐湘辦事處,位于蔡鍔中路徐祠巷15號;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指揮部舊址,位于蘇圃路;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指揮部舊址,位于子固路85號南昌二中內;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舊址,位于八一大道5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