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不經意間走向大國是是非非的風口浪尖。
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第幾,這個話題已讓中國社會厭倦得打磕睡,但外界卻依然警醒著。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說了一句“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國際媒體揪住了小辮子。中國GDP總量近年一路壓倒法、英、德,現在日本老二的地位岌岌可危。中國的中西部農村正窮得叮當響,北京郊區的小餐館和印尼的餐館一樣骯臟,但淺薄的輿論場只認GDP。中國被強行推上“世界老二”的位子;這個位置曾埋葬了蘇聯等多個世界強國,無論是世界老大的打壓,還是老三,老四們的妒忌,都是令人生畏的陷阱。中國毫無疑問是大國史上最貧窮的老二,不僅中國GDP冒尖太偏科,中國的國家統一、社會穩定都面臨著諸多麻煩。真正的困惑就發生在這里:我們不想對外惹是生非,不相信一個GDP的干巴巴數字能代表什么,但外界卻指著我們的鼻子,說我們已經有了當世界老大的野心。中國正不經意間走向大國是是非非的風口浪尖。
“世界第二”成中國新頭銜
早在今年年初,日本媒體就曾集體“預告”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消息,時任日本財相菅直人曾說,日本人對這一“讓位”有“遺憾的心情”。然而,當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對中國媒體表示“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馬來西亞《星報》還是驚訝于中國趕超的速度。該報1日題為“令人驚訝的龍”的報道說,如果經濟排名是一場競賽,中國是在不經意間將一場馬拉松變成一次百米沖刺。美國《紐約郵報》則將中國稱為“不可阻擋的中國”。但文章同時強調,中國的里程碑伴隨著一個警告:其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美元,不及日美兩國的零頭。
“中國經濟世界第二”的消息在中國周邊國家引發的議論有些復雜。俄《觀點報》題為“趕超”的文章說,中國在超越的同時承認自己仍是發展中國家這一點很明智。俄羅斯專家不懷疑中國GDP規模超越日本,但中國當下的經濟狀況類似于工業化時代的蘇聯,國內經濟高速增長主要靠來自貧窮農村的勞動力,這種增長并非無止境。韓國《先驅經濟》2日報道則列舉了中國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地區間兩極化、社會階層分化、國際貢獻原地踏步、爭霸引發外交矛盾增加”等。文章標題是,“中國9年后將成Gl ,但是……”
觀眾排隊參觀世博園
所謂“中國9年后將成Gl”,指的是中國9年后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是國際媒體在此輪熱議“中國超越日本”時傳遞出的最夸張的預期。此前,西方媒體上普遍流傳的“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的答案已2040年悄悄改為2020年。法國電視5臺評論說,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法國和歐洲未必不是一個機會,也許意味著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以及一個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格局。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代表了西方另一種看法,該報稱,易綱的言論不足以表明中國正式奪過了日本戴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的頭銜,他的話顯然是無意中脫口而出的,“具有新聞價值,但沒有經濟價值”,變幻莫測的國際匯率意味著這一結果遠非十拿九穩。但文章同時承認日本很可能在今年向中國交棒。
《印度時報》從政治角度解讀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呼吁印度做好應對的準備。該報2日以“如何與第二打交道”為題說,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件大事,印度人肯定不會是唯一撓著頭緊盯接下來會發生什么的人群。此事最不可琢磨之處在于它將如何影響中國的戰略決策,目前的信號顯示北京不僅在世界舞臺,而且對其周邊近鄰正變得越來越強硬,不僅在南海宣示主權,還有可能在中印邊界問題上變得越來越不能讓步,并將破壞印巴和解進程,從而給新德里制造最大的外交難題。文章說,要應對“中央之國”的挑戰,印度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經濟數據,1990年時,印度經濟總量是中國的80%,而現在只占中國的1/4。此外,印度還要放棄冷戰時的策略,加強與西方的全面合作,同時加深與日本、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有中國分析人士說,《印度時報》此文預示了中國被推上“世界第二”之位后不得不面臨的難題:對中國的嫉妒和防范風可能在全球越刮越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