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內,重慶村級班子軟弱渙散、干群關系緊張的119個“難點村”被成功“攻克”,占全市“難點村”總數三成,全國村務公開辦督查組先后三次向全國轉發“重慶經驗”。這是近日記者從全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難點村”治理工作推進會上獲得的消息。
“難點村”問題多,個個都是“硬骨頭”
據了解,按照中央部署,我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難點村”治理工作始于去年4月。當時全市排查出376個“難點村”,涉及32個區縣。
一樣的“難點村”,不一樣的“難點”。統計顯示,這些村存在的問題多達6個方面,涉及村級班子軟弱渙散、村務不公開或假公開、干群關系緊張、集體經濟薄弱等。
這些村,一度是當地各級干部都不敢碰的“硬骨頭”。例如黔江區改革村,因為一座橋的連接道走向問題,導致當地兩個院落村民發生矛盾糾紛,去年7月被列為市級“難點村”后,又被中央列為全國38個治安“重點”村之一,無奈地成為了“國家級難點村”。
“一村一策”巧用勁,后進變成先進典型
治理“難點村”無經驗和模式可資借鑒。在數百次調查摸排后,我市采取了“一村一策”的工作方法,即針對各個“難點村”的不同情況,逐個研究制定治理方案,不搞一刀切。
依舊以改革村為例,治理工作開始后,經過深入群眾廣泛調查,聽取民意,黔江區決定分別修建兩個院落的連接道,以及連接兩處的環道,之后還制定了一攬子的產業發展計劃。兩大院落村民多年的矛盾,自此一舉消解。
目前,改革村已是黔江區新農村建設“后進變先進”的典型。
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376個“難點村”治理,已完成119個,占任務總數的31.6%。32個區縣共向“難點村”投入資金1.54億元。(記者陳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