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應上繳的比例在多少合適?如何確保其上繳的利潤用于民生需求?
蘇海南:現在是上繳5%到10%的利潤額度,首先我覺得這個比例肯定是低了,應該提高;其次是提高比例后上繳利潤和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的收益,都應該明確主要納入社保基金或者其他用于民生的轉移支付賬戶里面。而且,所上繳的每一筆利潤使用的來龍去脈,都必須有明確的記錄,要讓人大代表能夠看得懂,以便更好地履行他們的監督職能,確保這些錢主要用于民生建設。
減稅,漲工資,縮小不合理薪酬差距
中國經濟時報:對勞動者薪酬體系的構成,您有何見解?有了這個體系以后,如何充實其中的每一個環節,保證每一個環節(如保險、福利)不被抽空,相關制度建設至關重要,請問您的設想如何?
蘇海南:這需要從一次、二次分配等方面統籌規劃和安排。在一次分配領域,首先要明確國家、企業和居民的分配關系,我們強烈呼吁把提高居民收入、勞動報酬兩個比重以及提高勞動者勞動報酬水平的量化數據納入“十二五”規劃,引導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其次,要抓好“多收少征”。所謂多收,就是國有企業的利潤要多上繳;所謂少征,就是要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對小型企業進一步加大減免稅費的力度,讓小企業有一個更加寬松的生存發展環境,使之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并有錢去提高職工的工資。最后,要建立健全企業的工資制度,核心是要建立工資平等協商制度,形成新的工資決定機制和增長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現在一些企業還存在拖欠、克扣工資的情況,這些問題一定要解決好。另外,要進一步解決好農民的增收問題。
在二次分配領域,公務員的工資制度還要進一步改進完善,實行職務與級別并行的制度,分配向基層干部適當傾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還要進一步改革,績效工資要擇機抓好貫徹落實,不要久拖不決;個人所得稅要逐步完善,要由現在的分項征收向分項征收與綜合征收相結合的制度轉變,特別是要建立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并根據家庭負擔狀況而定的費用扣除制度,如果家庭人均負擔重,就免征或者減征個稅。
要改進和完善財政分灶吃飯的體制,要平衡中央、地方的財權事權,使地方有足夠的財力來執行國家統一規定的公務員工資制度,來支付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如教育、公共衛生等部門人員的工資。
在宏觀調控方面,國家要進一步建立法律手段、經濟手段、信息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一攬子的調控體系,能夠更好地打擊非法收入,保護合法收入,規范灰色收入。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研究如何規范灰色收入,要使灰色收入公開化、透明化,然后制度化、規范化。
中國已具備條件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中國經濟時報:有人提議,中國也應該搞“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您對此怎么看?
蘇海南:這個我們是可以借鑒的,畢竟日本當年做了,效果還不錯。中國現在應該說基本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應該在“十二五”規劃或者政府的工作計劃里面,酌情考慮或者采取類似的做法。如果年均工資增長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所以,經過測算以后,不妨也可以提出這樣的目標。但是要講清楚,這是一個宏觀的大盤子,在具體落實的時候,不是人人收入都翻一番,只能力爭大多數人收入有大幅度增加。
中國經濟時報:您說我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具體體現在何處?
蘇海南:中國的GDP增速現在還在8%以上,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了4000美元了,已經是偏低中等收入國家了,而且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所以,我們有責任、有能力讓老百姓收入增長得更快一些。這些年,總的來看,居民收入增長、勞動收入的增長是偏低的,是低于GDP和平均勞動生產率增長水平的。這幾個因素的累加,再加上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早就明確要提高兩個“比重”,要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老百姓有這個熱切的期盼,因此我們現在做這樣一個“倍增”的安排,不管是對外宣布或者是內部掌握,都是應該予以考慮并做出決策的。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