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種紅木或者哪一只股票價格暴漲十幾倍,大家都不會感到奇怪。但是如果不起眼的大蒜也會暴漲,你一定會感到好奇的。今年的農產品市場就是充滿了這樣的戲劇性——我們餐桌上最最普通的調料大蒜,如今卻成了農產品市場上的“明星”,短短一年間,身價瘋漲了16倍!下面就跟隨央視的鏡頭去重新認識一下今天新聞的“主角”——大蒜。
-重拾夢幻行情
“瘋狂”蒜價1年暴漲16倍
記者:“我現在是在大連的一個農貿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每天都上演著價格起起伏伏的漲跌行情,但是眼下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品種,恐怕就是我手里拿的這個大蒜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它的價格就上漲了近20%,不過這還不算嚇人的,因為去年這個時候,它的價格才只有每斤4角多錢,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這頭小小的蒜,身價已經翻了十五六倍。”
銷售人員:“前天(我們)上蒜還是每斤5元錢,現在已經漲到5.5元了,現在人家買都是一頭、兩頭地買。”
消費者甲:“人都是愛吃蒜,蒜不是治感冒嗎?不過現在買得少了,因為太貴了,買還是買,就是買得少了。”
消費者乙:“我說不買,什么便宜就多吃一點,什么貴就少吃一點。”
受到蒜價上漲困惑的還不只是這些消費者,很多飯店為了節省用蒜量,現在也開始想出各種辦法。
飯店老板:“我們餃子館本身就用(蒜)料多,以前我們就是把蒜醬放在桌子上,客人隨便用,現在我們(等他們)用完就隨手拿走,還得讓他們節省點。”
據了解,去年以來,大蒜的價格上演了一輪夢幻行情。去年3-4月時,大蒜每斤批發價才2-3角錢,從6月起,大蒜價格開始節節高升,到12月,大蒜零售價格已經接近6元,大蒜的價格甚至突破了10元。經過了這輪瘋長,今年開年,大蒜產地價格稍有回落,但也都保持在每斤3元以上。而進入4月以來,大蒜又重拾漲勢,普通大蒜零售最高已經達到7到8元,短短一個月價格又再次上漲10%到20%。
-探訪“大蒜之鄉”
供應出現缺口助推蒜價飆升
大蒜價格為什么瘋漲?專家分析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減產,那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央視記者來到了中國最大的大蒜產區和集散地——山東金鄉,一起去看一看他的調查采訪。
山東省金鄉縣素來被稱為“大蒜之鄉”,每年在金鄉流通的大蒜達260多萬噸,占全國大蒜產量的四分之一。為了了解大蒜價格上漲的原因,記者找到了當地農業局局長史為滿。他告訴記者,由于新蒜要到6月份才能上市,所以現在市場上流通的都是在冷庫儲存的蒜,而現在金鄉的冷庫,大部分庫存量已經不多了,有的冷庫干脆已經空了。“現在金鄉大蒜的庫存量在10萬噸左右,去年這個時候的庫存量在40多萬噸。”
他介紹,另一方面,今年新蒜的產量也并不樂觀,今年金鄉縣大蒜種植面積是56萬畝,只比去年增加了8萬畝。但是去年末寒潮來得早,今年初,又遭遇了倒春寒,這些都對大蒜的單產造成了不良影響。
史為滿說:“單產跟去年比有所降低,大蒜的苗量個體不夠健壯,會對大蒜造成一定的減產,估計總產量和去年持平。”
除此之外,今年大蒜的出口量也在不斷上升。以金鄉為例,今年一季度,他們共出口大蒜5.7萬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占目前金鄉流通大蒜的七成。出口量的驟增無疑讓原本就緊張的大蒜供需關系更加雪上加霜。
金鄉縣副縣長張正運表示:“大蒜出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國外大蒜深加工企業不斷發展,對大蒜的需求量不斷增多。”
金鄉縣金一村書記周雪峰說:“今年不像去年那樣,往年大蒜沖擊新蒜,單產肯定要降低,總商品量小,今年大蒜應該還是在高位運行。”
-市場陷入狂熱
金鄉蒜商“圈地”豪賭今年蒜價
看來供應出現缺口,是造成蒜價飆升的重要原因,那么蒜農是不是也跟著賺大錢了呢?記者在金鄉采訪時卻發現,與瘋狂上漲的蒜價相比,蒜農的收入并沒有出現明顯增加。因為大部分利潤已經被提前“跑馬圈地”的蒜商賺走了,眼下,越來越多的蒜商開始大手筆承包蒜農的蒜地,控制蒜源,準備豪賭2010年的大蒜價格。
山東金鄉的李新華已經種了20年的大蒜,看到去年蒜價狂漲,今年就把家里的8畝地全都種上了大蒜,他告訴記者,大蒜一般是頭年9月中旬播種,次年5月底收獲,一般經銷商也是那時來收購大蒜,但是今年元旦剛過,就有許多蒜商來看苗情,并提出,要以高價承包他的蒜地,當時他覺得很劃算,就痛快地答應了。
蒜農:“我的蒜地是3800元包出去的,成本也得2000元錢,一畝地賺了個將近2000元吧。”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山東金鄉,像李新華一樣把蒜地承包給經銷商的農民并不在少數。據統計,目前金鄉縣已經有4萬畝蒜地被包了出去,占金鄉所有大蒜地的百分之七左右。隨著大蒜收獲的臨近以及市場價的節節高升,蒜地的承包價也開始水漲船高,年前只有3000多元的承包價,現在最高已經漲到了4300元。不少已經把蒜地包出去的農民開始后悔。
蒜農:“我有10畝地,包出去5畝,包出去3000元一畝。春節前我們也不知道價格高低,那是太虧了,現在都包了4000多元。”
為什么原本只做大蒜銷售生意的經銷商,現在開始提前進入到生產環節了呢?經過多方聯絡,記者終于找到了大蒜經銷商胡勇,今年年初以來,他分別以每畝37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價格,承包了60畝蒜地。根據合同,胡勇將分三次付給蒜農承包款,蒜農只需給蒜地澆5遍水;如果需要追肥、打藥,則由農民出工,胡勇出錢;而賣蒜的收入則歸胡勇所有。
蒜商胡勇:“因為現在種植面積不比去年多多少,供求關系還存在矛盾。去年做蒜的都賺了不少錢,今年收購人氣比較旺,所以想提前下手。”
胡勇告訴記者,鮮蒜放上2個月就開始生芽了,所以一般蒜農根本沒有能力長期儲藏,而經銷商則可以承包冷庫,把大蒜儲藏上幾個月。這樣他們不僅可以在貨源緊缺時通過承包蒜地控制蒜源,還可以通過冷庫儲藏,選擇大蒜行情最好的時候出手。
胡勇:“一畝地賣個4200元-4300元就不虧,如果干蒜(畝產)能到2000(斤)以上的話,每斤就在2.2元、2.3元左右,現在的冷庫蒜就在4.5元、4.6元。”
以每斤2.2元、2.3元買進,再以4.5元、4.6元賣出,包地的蒜商一倒手就能賺到將近一倍的差價。在巨大的利潤誘惑下,不少經銷商今年都開始直接包地了。然而,“高利潤”必然對應“高風險”,持續“高燒”的蒜價已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一旦大蒜量價出現下滑,包地的經銷商則不僅要承擔已經付出的資金壓力,還要支付大量的冷庫費用。
-如何解決瘋漲
加大存儲量是蒜價“減震器”
實際上大蒜的價格經常波動,在民間,自古就有“蒜瘋子,姜傻子”的諺語,用來形容蒜和姜價格的多變。盡管2009年以來,蒜價大幅攀升,但是在2008年,大蒜的價格卻是一路狂跌,讓很多蒜農血本無歸。究竟怎樣才能讓大蒜行業避免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大蒜的產量和價格完全受市場調控,因為每年6月收獲的大蒜,最多只能儲存到次年的5月,如果到時賣不掉,就會爛在手里。因此,頭一年大蒜的銷售情況會直接影響到經銷商的進貨量,進而影響到蒜農第二年的播種情況,而播種的情況又決定著來年大蒜的價格走勢。所以市場的這種調節機制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因此才會出現近幾年的“過山車”行情:2006年蒜價大漲,2007年種植面積激增,2008年價格一落千丈,種植面積銳減,2009年大蒜價格大漲40倍。
山陽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凡立說:“7月收的大蒜,如果經過深加工,可以儲存到來年的5月,延長了正好一年。”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如果能發展大蒜的精深加工,將大蒜的儲存期拉長,加工企業就可以放開收購大蒜。那么這些加工企業在大蒜的流通中就能起到“減震器”的作用,從而減少蒜農與蒜商面臨的風險。金鄉縣副縣長張正運表示:“要降低農民風險就要拉長大蒜儲存、粗加工、精深加工。實現大蒜轉化增值應該是降低風險,保護他們利益的有效措施。”據央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