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其不意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后,相關部門開始緊鑼密鼓調控貨幣政策。驟然間,中國的貨幣政策走到了十字路口。
未來加息在何時?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今年中國經濟還將面臨什么挑戰?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日前采訪了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
證券時報記者:您認為中國政府將在何時收緊貨幣政策,理由是什么?
貝哲民:全球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穩定性因素,然而,受信貸強勁增長、房價大幅上揚、通脹預期加劇等因素影響,我預測中國人民銀行會在2季度提高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27個基點。事實上,隨著食品、水和租金價格的上漲,通脹預期已經加劇。我預測中國的CPI會在3月份達到4%,這就意味著解決通脹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證券時報記者:您覺得在全球經濟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應如何溫和地解決通脹問題?
貝哲民:中國經濟復蘇雖然強勁,但同樣不平衡,過度依賴于公共投資和住宅投資。這種不平衡性導致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目前而言,降緩這種投資的節奏很重要,同時,還要加強企業投資和私人消費。
然而,如果全球經濟開始更強勁復蘇,隨著商品價格飛速上漲,從緊的貨幣政策變得有必要。雖然從緊的貨幣政策會降慢GDP增長,但為經濟增長降溫或許是對抗高通脹的一種更好的選擇。
證券時報記者:最近,人民幣升值預期逐漸走強,我們開始擔憂這會對中國經濟恢復不利。您認為應如何解除這種擔憂?
貝哲民:匯率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民幣一次性升值將損害出口業,而升值步伐緩慢或許還將吸引外部資金大幅流入。我更傾向于人民幣緩慢升值和逐步的資本賬戶自由化。我相信,循序漸進的資本賬戶自由化,對于抑制流動性過度擴張有幫助。同樣,人民幣緩慢的升值可以讓出口業將其資產與美元進行對沖,因為這些部門和企業可以預測人民幣在未來3、6、12月中的價值,進而調整其以美元計價的產品銷售價格。
證券時報記者:在今年,您認為中國政府還需要警惕哪些經濟問題?
貝哲民:流動性過剩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憂慮,是導致資產價格泡沫的罪魁禍首。然而,充裕的流動性對于支持中國的小型和中型企業的發展仍然很重要,因為中小型企業是一股重要的增長動力,但實際上,他們中很多企業還正在生死線上掙扎。(記者 黃兆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