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區旱作節水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第一,優化了種植結構。甘肅省通過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大力發展玉米和馬鈴薯等高產耐旱作物,玉米面積由2000年的700萬畝擴大到2009年的1000萬畝,馬鈴薯面積由1997年的500萬畝擴大到2009年的1000萬畝,初步形成了中東部旱作區玉米優勢產業帶和馬鈴薯種植、加工、流通產業聚集區。陜西在陜北推行壓雜擴薯,渭北推行壓小麥擴玉米。寧夏中部干旱帶大力發展硒砂瓜、紅棗、雜糧等抗旱作物,南部山區大力發展馬鈴薯、地膜玉米、反季節蔬菜等優勢特色作物。山西積極調減小雜糧,擴大玉米種植面積。通過種植結構調整,西北地區已初步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優勢突出、效益顯著的農業生產布局。
第二,推廣了一批實用技術。多年來,農業科研推廣單位圍繞提高降水利用率和農業產出率,密切協作,聯合攻關,選育出了一批小麥、玉米、馬鈴薯等耐旱新品種,創新集成了地膜(秸稈)覆蓋、集雨補灌、深耕深松、少耕(免耕)等一批旱作農業新技術。如甘肅創新提出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把優良品種、地膜覆蓋、壟作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作業等多項技術集成一體,實現了技術集約化、簡約化,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也便于農民接受和利用。同時,各地還配套一批農業新機具。研制了抗旱補灌機、鋪膜點播機、免耕播種機、起壟覆膜機、馬鈴薯播種收獲機等旱作農業新機具。
第三,改善了生產條件。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加大對農業投入力度,加強中低產田改造,生產條件得到改善,提高了旱作地區農田基礎地力和抗旱減災能力。突出抓好以興修梯田為主的農田設施建設,通過坡地改梯田,逐步實現旱地梯田化。甘肅省已累計興修水平梯田2817萬畝,占旱地面積的75%。同時,通過種植綠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綜合措施應用,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耕地質量有所改善。
第四,提高了糧食產量。農田節水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使天然降水利用率由50%提高到70%,將無效降雨變為有效降雨;將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核心示范區一般畝節水在3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保證了農作物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從而增加了糧食產量。甘肅省在旱作區推廣集地膜集雨、覆蓋抑蒸、壟溝種植一體的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使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1倍,玉米平均增產35%以上,馬鈴薯平均增產30%以上,大旱的2007年,49萬畝年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畝均增產超過100公斤,高的達到150公斤。內蒙古達茂旗今年在大旱之年,奪取了糧食豐收,馬鈴薯鮮薯總產量達10億斤,比大豐收的2008年增加7000萬斤。滴灌示范區馬鈴薯畝產達到2250公斤以上,比旱地馬鈴薯增加1475公斤/畝,增幅65%;覆膜區馬鈴薯畝產達到1080公斤,比旱地增加305公斤/畝,增幅39%。
第五,促進了農民增收。2008年,甘肅省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比半膜玉米畝增收210多元,比春小麥畝增收300多元。內蒙古達茂旗農民人均收入,從2004年的3890元增加到2008年的6242元,其中旱地馬鈴薯收入3313元,占53.08%;今年農民人均收入僅薯業一項有望突破4000元大關。寧夏推廣壓砂瓜100多萬畝,平均畝產1000多公斤,畝收益600元以上。新疆自治區和生產建設兵團推廣應用棉花膜下滴灌技術,核心示范區畝均節本增效250多元。目前,甘肅的馬鈴薯、陜西的蘋果、寧夏的壓砂瓜、新疆的名優果蔬等已成為西北旱作農業區增長最活躍、產業化程度最高、農民增收最明顯的支柱產業。(中國發展門戶網 傅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