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水利部:南水北調不取西南水 不影響他國 十二五環保投資3.1萬億 -滬迪士尼面積成謎 專家:116公頃僅首期 或邊建邊擴 迪士尼回應 -中國藥品市場規模近3000億 專家稱以藥養醫無法解決看病貴難題 -國土部:醞釀加強嚴打閑置土地等細化政策 重點城市樓市調研結束 -中銀國際回擊老鼠倉傳聞:經理替人下單 中行千億融資傳聞引震蕩 -菲律賓劫持案遇害達46人 幸存者指省長系元兇 無中國公民在傷亡 -黑龍江鶴崗煤礦爆炸事故確認106人遇難 18位礦工家屬簽賠償協議 -全球約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中國近五萬死亡病例 同性戀高發 -中國重拳整治公務員考試違紀行為 情節嚴重者終身禁考/全文/答問 -中國重申維持匯率穩定 改善浮動匯率機制 央行連續七周回籠貨幣
首頁>>區域發展>>西部開發
西部開發加快少數民族區發展 開展興邊富民行動(實錄)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25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國網11月21日訊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中央的一項基本方針,也是西部大開發的首要任務。我國155個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和83個自治縣分布在西部地區,還有3個自治州和15個自治縣比照享受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政策,西部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西部地區的86.5%,占民族自治地方總面積的96.7%。我國陸地邊境線長約2.2萬公里,其中約1.9萬公里在民族自治地方,與周邊14個國家接壤。

國家民委作為國務院主管民族事務的職能部門,同時又是國務院西部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團結,堅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西部大開發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區各族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西部大開發的十年,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最快,人民群眾受惠最多,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

(一)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民族地區(指5個自治區和云南、貴州、青海3個多民族省)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7743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1.8倍,年均增長11.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2008年的16057元。西部民族地區首次實現生產總值年增量突破1000億元用了45年,突破2000億元用了10年,突破3000億元用了2年,突破4000億元只用了1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84億元,是1999年的4.7倍,年均增長18.7%。

(二)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國家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民族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999年的2728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8453億元,增長了6.8倍。青藏鐵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建成,交通、水利、能源及通信等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截至2008年底,民族地區公路總里程達到85萬公里,是1999年的2.5倍;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353公里,是1999年的7.1倍;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9617公里,是1999年的1.4倍。

(三)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

民族地區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優勢產業,成為我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2008年,內蒙古的羊肉、牛奶、羊毛和羊絨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原煤產量居全國第二位。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的40.4%;番茄醬生產能力占全國的90%以上,形成了亞洲最大的番茄生產加工基地;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一位。廣西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加工基地,產量占全國的60%。云南鮮切花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位。云南和貴州的烤煙產量占全國的45.9%,位居全國前兩位。廣西、貴州和寧夏已成為我國氧化鋁和電解鋁的重要生產基地。旅游業已逐步成為民族地區的支柱產業。

(四)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牧民收入持續增加。

通過實施鄉村公路“暢通工程”與“通達工程”、農村安全飲水、游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易地扶貧搬遷、廣播電視村村通等一系列惠農工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1622元增加到2008年的3389元,年均增長8.5%。到2008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2500多萬人。

(五)公共服務能力逐步增強,覆蓋面不斷擴大。

隨著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不斷加大和自身財力逐步增強,民族地區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民族教育事業蓬勃發展。200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實現“兩基”縣已達到674個,占總數的96.6%。“兩免一補”政策惠及西部絕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22個人口較少民族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費補助。內地新疆班和西藏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達到4萬人。少數民族衛生事業取得長足進步。2008年,民族地區每千人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2.6張,比1999年提高了22%;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3人,比1999年提高了1.04%。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成績顯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得到及時搶救和保護,在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少數民族的項目367項,少數民族文物古跡的保護維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成。少數民族文學、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2008年,民族地區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1.3%和93.6%,分別比1999年提高11和9個百分點。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六)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如國家在青海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 已取得階段性成效,2007年工程實施區內草產量比2004年增加30.5%。

二、國家民委貫徹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所做重點工作

(一)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西部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2001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05年,召開了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對今后一個時期的民族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具有里程碑意義。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民族工作全局的第一個決定,是指導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歷史性的突破。國務院出臺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這是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20多年來的第一部行政法規,是歷史性的突破。

(二)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著力營造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環境。

十年來,國務院兩次召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共表彰模范集體1381個,模范個人1425名。國家民委還在各地命名了52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包括歷史遺址、紀念場所、人文場館和博物館等,成為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黨和政府每年還組織包括西部地區在內的少數民族參觀團,到首都和沿海發達地區參觀考察,接受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的生動教育,增強祖國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國家一直非常重視支持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慶祝活動。2004年以來,對西藏、新疆、內蒙古、寧夏、廣西的大慶活動,中央都派出高規格代表團前往祝賀,幫助自治地方扎扎實實解決一批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建設項目,加快自治區的發展。對于自治州、自治縣的逢十周年慶祝活動,國家在資金和項目上也給予一定支持。這些慶祝活動,充分展現了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展現了我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精神風貌,為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了良好氛圍。

(三)對西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給予特殊扶持。

1、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

2005年5月,國務院第9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民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編制的《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05-2010年)》。《規劃》范圍包括22個人口較少民族聚居的10個省區中的86個縣、238個鄉鎮、640個行政村。《規劃》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重視下,在國務院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有關省區的推動下,以已累計投入各類扶持資金25億多元,共安排各類扶持項目8065個。到2008年底,640個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已有271個提前實現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有學校、有衛生室、有安全飲用水、有安居房、有基本農田(草場),以及“人均糧食占有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和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三個指標達到國家《扶貧開發綱要》和教育“兩基“攻堅計劃要求的“四通五有三達到”規劃目標。

2、開展興邊富民行動。

2000年,國家民委會同財政部開展了“興邊富民行動”試點,主要任務是加強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邊民貧困問題,發展邊境貿易,促進邊境地區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2009年,興邊富民行動由試點擴大到全部136個邊境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8個邊境團場。2009年中央財政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中安排興邊富民行動補助資金規模達4.84億元,2000—2009年,累計安排15.09億元,其中安排西部地區12.8億元。興邊富民行動實施以來,在中央和邊境各省區的大力支持下,邊境地區群眾得到實惠,42%的邊境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或超過本省區平均水平。

3、加強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的管理, 優惠政策重點向西部傾斜。

國家民委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制定出臺“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民族貿易優惠政策,對民貿企業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繼續實行財政、金融和稅收“三項優惠政策”。2000年以來,西部地區民貿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享受的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優惠總額約11億元;西部縣級民貿企業享受增值稅先征后返50%以及免稅優惠約7.5億元,全國邊銷茶生產經銷企業免征增值稅約6000萬元。

4、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向西部地區傾斜。

加大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對西部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2000年來,國家民委會同有關部門共下達西部12省區少數民族發展資金40.8億元,占10年來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總額的69.2%,有效解決了西部民族地區一些特殊困難和問題。

5、實施《少數民族事業“十一五”規劃》,推動西部民族地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2002年,國家出臺了《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這是建國以來我國第一個民族教育工作決定。2005年,為促進民族地區辦好寄宿制學校和民族高等院校發展,國家民委與教育部制定并下發《教育部、國家民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民族地區寄宿制中小學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和《國家民委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辦好民族院校的意見》。2005年6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財政部、人事部聯合印發了《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實施方案》,并下達了面向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招生計劃,從2005年起,每年民族地區培養2500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民委委屬院校招生計劃重點向西部民族地區傾斜。新增計劃的90%以上計劃投向了西部地區。從2004年起,國家從西部農村地區開始實行“兩免一補”(免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政策。舉辦全國性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定期舉辦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和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每五年舉辦一屆,截止到2009年已經舉辦過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截至到2009年,共舉辦過八屆。設立政府獎,鼓勵少數民族題材文學藝術創作。

6、進一步加強西部少數民族干部和人才培養

目前,全國有少數民族干部299萬多人,形成了包括黨務、政務、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人才的相當規模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少數民族干部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國家采取多種渠道、多樣形式和多層次培養的辦法,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干部人才隊伍素質。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國家民委每年組織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干部450人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煉,至今已選派了5000多名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干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供稿: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來源: 中國網

相關文章:
西部大開發十周年:財政支持西部大開發成效顯著(實錄)
西部大開發十年:國土部就推動西部繼續前行答問/全文
西博會開幕 溫家寶強調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改變、力度不減弱
西部大開發十年政策效應評價
西部大開發10年成效卓著 東西部相對差距縮小(實錄)
西部大開發總體規劃(附圖)
2009年西部大開發計劃新開工18項重點工程(表)
圖片新聞:
中國海外最大天然氣項目投產 兩大氣源年底供氣
產銷破1300萬輛超美幾成定局 中國成最大汽車市場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