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2年)
林業產業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多個門類,涵蓋范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的復合產業群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農民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和十分特殊的作用。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精神,按照中央林業工作會議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確保林業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特編制本規劃,作為指導林業產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行動計劃方案,規劃期為2010-2012年。
一、林業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林業產業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除具一般產業的共同屬性外,還有自身的四大特性,即資源的可再生性,產品的可降解性,三大效益的統一性,一二三產業的同體性。
林業產業不僅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木漿、林化產品、木本糧油、食用菌、花卉、桑蠶、藥材、森林旅游服務等在內的大量物質產品和非物質服務,而且在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提供社會就業機會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目前,直接從事林業產業生產的人員遍及城市和鄉村,總量達4500萬人。
我國是世界林產品生產、加工、消費和進出口大國,2008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44萬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6358.82億元,第二產業產值6838.25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209.34億元。全國木材產量達到8108.34萬立方米,人造板產量達到9409.95萬立方米。松香、竹材、竹制品、人造板、家具等產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008年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同類產品世界貿易總額的18%,貿易金額719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出口的人造板、木地板和家具等為主的木材加工產品,幾乎占美國市場的半壁江山。以木材為主的林產品不僅為生產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滿足了生活消費。同時,林業產業有力支撐和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創造了大量城鄉就業機會,為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帶動生態建設,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林業產業發展迅速,但積淀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一是林業產業的森林資源支撐較弱,原料林基地建設緩慢,質量不高,效益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二是林業產業的整體素質不高,經濟增長方式粗放,2008年林業的科技貢獻率只有39.1%;三是林產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識薄弱,我國林產品國際知名品牌寥寥無幾;四是林業機械制造業水平總體落后,高端林產品的加工機械主要依賴進口;五是林產品低端化、落后產能龐大的問題長期存在,尤其是人造板質量參差不齊,總體質量不高。
全球金融危機雖有回暖跡象,但林業產業發展的形勢仍較為嚴峻。一是我國林產品出口市場萎縮,出口增長大幅回落,2009年上半年全國林產品出口持續下滑,全國主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260.45億美元,同比下降16.0%,其中,出口總額為149.22億美元,同比下降11.66%。進口總額為111.22億美元,同比下降21.21%。二是原材料與產品價格陡降,人造板生產用的木材原料價格下降了15-25%,導致森林資源培育者的積極性嚴重受挫,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產生一定影響,森林資源發展和生態建設阻滯,人造板、林果等產品價格受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大幅下降,已經導致浙江、山東、江蘇、河北等人造板生產大省和林果及加工業大省的林產品大量積壓。據統計,全國人造板、復合地板產品的積壓數量雖有所下降,但仍達600萬立方米以上,相關企業經營陷入困境,關門、停產的企業達50%。三是國內木材銷售受到劇烈沖擊,產品積壓嚴重。東北、內蒙古四大國有林區木材產銷率為38%,每立方米木材售價降低幅度為100-150元左右;福建、廣西、貴州商品木材大量壓庫,僅福建即達91萬立方米。四是林業企業大量停車限產、關門倒閉,導致生產人員大量失業,僅浙江、山東、江蘇、河北4省的6個林業產業比較發達的縣就減少就業人數300萬左右,加劇了農民工返鄉潮和城鄉就業壓力。
林業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面對金融危機,既要看到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前所未有的重大不利影響,也要正視其為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塑造龍頭企業,創造品牌產品,開辟市場領域,提升產業素質,提高競爭能力帶來的機遇,因此要通過科學規劃,為實現林業產業的全面調整與振興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