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境外境內經濟利好消息不斷:從國際上看,14日美國道瓊斯指數自2008年10月以來首次突破萬點大關,標志著美國股市已經從金融危機中走出;同時,美出口數據連漲五月,消費數據也在好轉,美國經濟似乎已經踏上了復蘇之路。部分受國際大環境向好帶動,國內經濟形勢更是一片大好,新近公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進出口、新增貸款、用電量等多個數據喜訊頻傳。然而,越是形勢大好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看到被好消息掩蓋住的問題。記者近日連續走訪得出結論:中國經濟未來將持續向好,但是仍存在眾多問題不容忽視。
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基本良好
截止至記者發稿時,9月份的PMI、企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進出口、新增貸款、用電量等部分經濟指標已經出爐,但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投資等一些重量級指標還沒出來。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三季度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基本良好,總體上保持在二季度企穩基礎上持續回升的局面。
從公布的數據看,9月PMI為54.3%,創下去年5月以來近17個月的新高,同時也是連續第7個月高于50%這一經濟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各行業企業景氣連續兩個季度在景氣區間上升,各行業企業家信心普遍提高;去年10月份開始急轉直下的出口,從今年3月份開始環比正增長,到9月份已經連續7個月反彈,當月環比增長11.8%;9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5167億元,貨幣供應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9月M1超過M2形成“剪刀差”,表明經濟完全趨向活躍;9月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10.24%。
至于未公布的數據,從7、8月份的情況來看,情況也較為喜人。包括: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前八個月同比增長8.1%,比今年前兩個月加快4.3個百分點;前八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比上年同期加快5.6個百分點;在物價水平下降的情況下,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一直維持在超過15%的較高水平上;財政收入5月份開始正增長,前八個月累計實現了由負轉正,9月份預計還會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物價的回升也折射出經濟的好轉和需求的增加,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出現3月份以來的首度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已經連漲了5個月;農業上,糧食生產將肯定出現近40年來首次“6連豐”,秋糧估計增產100億斤左右。
國際經濟形勢也出現好轉,將對國內經濟產生帶動作用。10月12日,美國全國實業經濟學協會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走出衰退,開始進入復蘇。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在經歷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后,今年下半年GDP將增長2.9%,明年則將增長3%。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形勢也同樣出現了回暖,這對中國出口的改善將形成利好。
總之,在國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可以說已經成功扭轉了受金融危機沖擊增速直線下滑的最為糟糕的局面,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有望超過8.5%。這樣中國經濟的回升就已經持續了半年,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將進一步增強。
經濟近兩年無憂但需防通脹
從全年來看,實現8%甚至以上的增長目標可能性較大。至于明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但要謹防通貨膨脹的發生。
之所以看好中國經濟,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的拉動力正在增強,正在從投資單項拉動轉為投資、消費、出口三頭拉動。
從投資來看,固定資產投資雖然自5月份之后開始逐月下行,但房地產投資逐月回升。同時,今年四季度還將下撥一批中央投資,涉及的基建投資將和房地產投資共同構成雙輪驅動,確保經濟復蘇繼續推進。
出口四季度有望繼續回暖,進而成為經濟回升的又一動力。資料顯示,近期世界經濟出現了復蘇跡象,美國個人支出已連續3個月上升;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雖然仍處于收縮區,但已為14個月新高;日本7月份的工業產值增長1.9%,也超出了預期,這些都可能對四季度中國的出口帶來利好。
四季度的消費更是有望高漲。從規模上看,我國消費變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都是我國消費的傳統旺季。因此,由于季節性需求的上升,未來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有一個快速的上升。
縱觀今年全年,只要經濟指標繼續向好,如果三季度GDP增長能達到8.5%,只要四季度GDP能有進一步的增長,全年達到8%機會不小。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今年以來在多個場合表示,相信中國經濟能夠“保8”成功。
至于明年,預計投資增長會有所放慢,但是出口增長會彌補,整體增速可能略快于今年,可能會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有望是出口的快速增長。因為美國的進口增長和中國出口增長有明顯的正向關系,如果美國明年的經濟會復蘇到2.7%左右,那么其進口需求回有明顯的上升,進而拉動中國出口。
不過,由于今年信貸增量過大,應警惕通貨膨脹風險失控。至于明年以后,則要看政府在未來的應對措施如何。如果能夠出臺有力的措施,扭轉中國經濟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讓中國經濟真正從出口導向型轉為內需驅動型尤其是消費驅動型,中國經濟有望長期維持較高增速的穩定發展。
別讓利好掩蓋了經濟中的固有問題
然而,不應該只看到經濟中的利好方面,同時也不應放過存在的問題。主要來看,有三個方面:
首先,外部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是否形成實質利好尚難確定。雖然國際經濟回暖,中國的出口形勢也在好轉,但是月度同比下滑20%左右的出口,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進一步向上的主要拖累,也造成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兩升一降,難以同時發力。尤其是當前,美元貶值,貿易保護主義特別是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使我國的出口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四季度出口即使跌幅收窄甚至出現正增長,預計全年出口的降幅也將會在15%至20%之間。
其次,經濟下一步發展的動力不足。要看到,當前促成經濟反彈的主導力量來自存貨調整和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經營困難還在延續,社會投資增長乏力,經濟內生的增長動力非常脆弱,經濟實現持續增長的困難較大。尤其是當前在貨幣政策方面,大量的貸款量都流入了房地產與股市,而真正的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并沒有被帶動起來,這樣的增長就很容易出現經濟泡沫,很可能難以為繼。另外,貨幣供應量連續多月保持在25%以上的增速,也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對未來通脹的隱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本次應對危機的調控政策并沒有解決之前中國經濟已經存在的矛盾,尤其是結構性、深層次的問題。一方面,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存在的過度依賴投資拉動、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過度傾斜、缺乏核心技術和高端競爭力、行業壟斷限制了競爭和活力、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等深層次體制性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有的甚至有所加劇。另一方面,為了迅速拉動經濟回升,投資再度成為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使得原有的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投資、國民收入分配傾向政府和企業的問題加劇,從長遠看對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利。
此外,當前的固定資產投資以政府投資為先導,而政府投資大多為國有大型甚至壟斷性企業獲得,這使得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而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是給經濟帶來活力和解決就業的關鍵所在。同時,一些技術比較先進的行業和領域,出現了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問題,原有的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淘汰落后工作,也更容易受到一些地方對“保增長”的片面理解所干擾。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報記者方燁劉振冬采寫)
2010年中國GDP或增至9.8%
本報訊(記者張莫實習記者吳黎華)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15日表示,2010年中國的GDP預期將達到9.8%,而通貨膨脹率為3.2%,屬可控范圍內。但他同時表示,支持明后年中國GDP增長的出口增長和內需增長或將不可持續,政府的政策仍需要做進一步調整。
沈明高表示,中國高效的財政政策和信貸刺激政策使得中國經濟的復蘇速度超過預期,預計到2010年,受美國經濟復蘇的影響,中國的出口將呈現快速增長的局面,或將增至兩位數。而受出口增長的影響,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存狀況將得到改善。但他同時表示,由于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的出口都接近飽和,這種增長局面將很難持續。
沈明高說,當前的經濟復蘇是沒有調整的復蘇,除中國外,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和市場的經濟政策并沒有重新調整以刺激國內需求,而中國的復蘇是一個以流動性推動的復蘇,高度依賴政策刺激,雖然相對于亞洲其他經濟體,中國的內需增長最快,但這種結構調整是暫時的、不可持續的。他表示,到明年上半年,中國將逐漸退出目前的這種“超常經濟刺激”,回歸到正常的刺激計劃中。若今年的整體信貸規模達到10萬億,增速達到33%,他預計,明年的信貸增速將回落到20%至2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