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集資建房
特點:房子面積增大講述人:馬先生
講述地點:醫學院立交橋我是1982年成的家,成家時愛人單位分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雖然有點小,但比起原先和父母擠住在一間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也算是改善了不少。這套婚房一直住到1991年。
在我和愛人的婚姻進入第十個年頭時,我所在的單位集資買房,當時湊了一萬多元,買了一套只有居住使用權的集資房,面積將近有100平方米,當時“鳥槍換炮”的感覺現在記憶猶新,搬進寬敞明亮的三居室,心里別提有多美!1998年,單位房改,這套房順理成章地轉到了我個人名下。這套房子我和愛人一直住到現在。
1998年房改至21世紀初
特點:自主買房,戶型一般講述人:市民杜先生講述地點:綠城廣場1998年,原先的福利分房被市場經濟模式的商品房所取代,新的住房時代開始了。兒子越來越大,杜先生感到居住明顯不方便。
1999年,杜先生在鄭州某高檔小區買了一套商品房,三房一廳,整棟房屋的設計是當時剛剛興起的“蝶式”,一梯4戶。客廳較大,各房間采光都不錯,這點讓杜先生比較滿意。
由于第一次購買商品房,杜先生沒有任何經驗,只求面積夠大,以解決兒子及客人到來時沒地方住的窘境。等真正入住之后,杜先生便發現這套房住起來也不太順心——房子是大了,但沒有陽臺,想曬個被子、衣物什么的,還得抱著東西到樓下去曬。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房屋基本上就是這樣,這樣的住房只能滿足人們的一般生活需求,不會使人們住著有舒適、順心的感覺。
上世紀90年代后期,物業公司開始走進新建小區。小區門口有了保安站崗,誰家的燈不亮了、下水道堵了,一個電話打到物業,便會有工作人員上門檢修。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開始向居民走近,而一個新穎的名稱——業主,也開始出現。
2003年以后
特點:樓房越來越高,環境越來越美,買房貨比三家,除實用、經濟和美觀之外,還考慮環境和性能
講述人:張女士講述地點:鄭東某小區前兩年我家搬進了鄭東新區新建的住宅小區,這里既繁華又清靜,交通不僅方便,還有一大批漂亮的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和過去的家屬院相比要好多了,綠化面積、休閑場地大了,布局也合理了。雖然現在我們住進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但并不意味著鄰里之間就沒有溝通,我們倡導的是和諧的鄰里關系,需要每個人從“家”里走出來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正是由于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房改政策的逐步完善,樹立起了只有加快住房建設,提高人們居住水平才能體現社會進步的新觀念。
今年我們又一次搬家了,這回是搬到了新買的大房子里,屋子比以前更加明亮寬敞,視野也更加開闊了。
綜上可見,隨著個人購房時代的來臨,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住房,亦可自由選擇喜歡的居住面積。對住房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住宅模式從最早的大雜院、平房、筒子樓過渡到花園洋房,充分說明這60年人居變化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