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保護性耕作發展現狀與趨勢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引進和試驗示范少免耕、深松、秸稈覆蓋等單項保護性耕作技術,但受技術、機具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這些技術只在部分地區進行小規模的示范試驗,推廣應用面積不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保護性耕作研究與示范工作發展速度加快。在西北旱區,以少免耕播種和地表覆蓋為主體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在華北灌溉兩熟區,小麥秸稈還田及夏玉米免耕覆蓋耕作技術得到了大力發展;在東北一熟旱作區,玉米壟作少耕及留茬覆蓋耕作技術開始一定規模的示范應用;在南方稻麥兩熟及雙季稻區,也開展了以免耕覆蓋輕型栽培為主要形式的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工作。進入21世紀,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得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2002年起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每年投入3000萬元,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加大保護性耕作示范應用力度,通過技術培訓、宣傳咨詢、作業補貼與樣機購置等形式,開展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設。截至2007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7億元,加上地方投入,保護性耕作技術已在我國北方15個省(區、市)的501個縣份設點示范,實施面積3000多萬畝,涉及400多萬農戶。
從近5年的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實施情況看,盡管仍存在一些問題,但總體實施成效還是很明顯的,得到了項目區農民認同和當地政府重視。其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1)減輕農田水土侵蝕。通過農田免耕和秸稈覆蓋有效控制了農田水土流失,并起到抑制農田揚塵作用。(2)提高農田蓄水保墑能力。免耕覆蓋改善了土壤孔隙分布,可以有效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和增加土壤蓄水量。(3)提升農田耕層土壤肥力。秸稈還田及減少動土次數能夠提高表層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4)省工、省時、節本增效。通過減少土壤耕作次數和復式作業,減少機械動力和燃油消耗成本,降低農民勞動強度。同時,示范工程也積極探索了有效的運行機制及服務方式,并初步形成了多種具有區域特色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
雖然我國保護性耕作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環境效果,但仍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對試驗示范的總結,在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推廣過程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1)觀念和認識上有待加強。保護性耕作不僅僅是耕作技術的變革,同時帶來農作物栽培制度、農田管理措施及傳統農耕習慣與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化,作物增產和綜合效益具有緩釋性,多數農民尚習慣于已有的生產方式,更多關注作物產量、近期經濟效益和變革帶來的風險,對保護性耕作的認識還有個逐步深化和接受的過程。(2)基層技術推廣服務能力總體偏弱,技術推廣人員知識結構亟待改善。從國外發展情況看,保護性耕作推廣初期均需由政府加以支持、引導。從我國現狀看,基層推廣機構的服務手段和裝備水平較低,技術推廣人員認識水平也不夠高,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影響保護性耕作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技術體系尚需進一步完善,農機農藝結合需進一步加強。保護性耕作技術支撐能力不足,適應不同區域不同農耕制度的技術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一些作物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和技術路線尚需進一步完善。農機和農藝的結合需進一步加強,與保護性耕作相關聯的技術問題如雜草控制、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與有效利用等尚需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實現整體推進。農機的適應性和可靠性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專用機具供應能力需加快提升。(4)保護性耕作的長效機制還未建立。農民的主體地位還有待確立,市場機制和服務體系有待培育和發展,農機大戶及農機專業服務隊、農機作業服務公司等保護性耕作專業服務組織的傳、幫、帶作用有待充分發揮。
從發展趨勢看,保護性耕作技術符合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農業發展要求,是國際農業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可持續農業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如何從我國國情出發,進一步完善區域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及技術體系,加大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推廣力度,促進該項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對于保護與恢復生態環境,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用十分重大。因此,科學制定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規劃,對大力推進和有效指導各地開展保護性耕作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