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難題:可變車道可能極易誘發肇事
其實,可變的車道,北京早在2006年就試行過。當時,在望京橋北口、牛街西口開通了兩條可變車道,根據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左轉、直行交通流量的不同變化,隨時調整交通標志的指示方向。但之后,可變車道在北京一直停步不前,迄今為止北京仍只有這兩條可變車道。
21日晚高峰,記者在望京橋下看到,可變車道的交通指示牌一直指示直行方向,并未發揮設計之初的“晚高峰直行變左轉”功能。“好幾年一直沒變過,京承高速一線的車現在也不在這兒扎推了,所以沒原來那么堵了,可變車道變不變,也沒人在意”,住在大西洋西城的季先生說。
據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可變車道在北京進展緩慢,主要原因在于擔心加大違章和肇事幾率,京城司機習慣于憑借記憶或盯著路面標線開車,一旦誤入了可變車道,極易違章退出,加塞并線,既易肇事又加劇擁堵。
破題:路段提醒部分城市試行有效
與北京相比,上海、杭州、青島、南京等城市,乃至于常州等地級市,均已推廣可變車道。僅用三年時間,杭州的可變車道就發展至百余條。
據了解,上海啟用可變車道時,也曾有與北京相同的擔憂,但通過設置多個可變交通指示牌,反復提示駕駛員及時調整車道,以及路面標線注明“可變車道”字樣、預警提示牌提醒“前方車道可變”等手段,有效解決了司機不習慣的問題。
史其信表示,北京交通管理部門應將“可變車道”作為專項課題,考察北京哪些地區潮汐式交通特征明顯、具備開通可變車道的條件。他認為,司機的駕車習慣在于培養,“用交通標志提前預告,再加上隔離墩等物理隔離手段,司機就不會走錯車道”。
總結
“尾號限行重在培養出行習慣”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提高停車費等措施有望緩解擁堵
曾參與研究限行的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榮建表示,奧運后采取的尾號限行政策,“更大的作用在于調整出行習慣和出行方式”。
榮建認為,緩解北京擁堵最關鍵的問題是調整出行習慣,“即使道路資源再多一倍,如果都開著私家車上下班,那么還是會堵”。他說,歐美等國家,私家車是旅游等遠行工具,而上下班都以公共交通工具為主,因此,尾號限行旨在逐步改變“私家車成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出行習慣,吸引有車族選擇公共交通。
據其了解,市交通委正在研究北京中心城區的收費問題,擬提高中心城區的停車收費標準,降低外圍城區客運樞紐的停車收費標準,鼓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這兩年應該是北京交通最為艱難的時期”,榮建說,北京多條地鐵正在建設中,幾年后待地鐵形成網絡,輔之以提高停車收費等價格調控手段,北京擁堵有望徹底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