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保障措施
1、建立長期穩定的建設資金渠道。內河航道是國家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應以政府投入為主。中央政府建立內河水運建設專項資金渠道,并逐步擴大資金規模,主要用于支持高等級航道建設,適當支持其他等級航道和內河主要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貧困地區水運設施建設;各級地方政府安排財政性投入,進一步統籌交通建設資金,用于內河航道和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建設。
2、鼓勵多種形式發展內河高等級航道。積極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內河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航電結合、梯級開發,滾動發展內河水運。
3、加強與相關行業的協調。建立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水運發展與電力、防洪、灌溉、供水等行業在建設規劃、項目前期工作以及實施、運營管理各階段的溝通和協作,妥善處理規劃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實現水運與相關行業的共同、協調發展。
4、加強法制化管理。在《航道管理條例》基礎上,加快《航道法》立法進程,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與內河水運發展關系密切的《水法》、《港口法》等法律、法規,依法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
5、加強港口規劃,指導港口建設。進一步做好主要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河港口布局規劃和主要港口、地區重要港口的總體規劃,指導港口發展與建設,完善港口布局,拓展港口功能,調整碼頭結構,加快建設專業化泊位,改善內河港口落后面貌,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
6、加強標準化建設,提高運輸裝備技術水平和運輸效率。通過采取經濟杠桿、技術手段等措施,加快運輸船舶結構調整,淘汰技術落后、安全性能差的船型,重點發展內河機動船舶、頂推船隊、江海直達船、集裝箱船和滾裝船,促進運輸船舶向標準化、大型化方向發展。
7、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在內河航道和港口建設中依靠科技創新,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減少維護成本。同時運用先進、適用的信息技術,逐步建立高等級航道網的智能化船舶運營管理系統,實現產業升級。
8、注重環境保護,保障安全運營。在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等環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堅持內河水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切實采取措施防止水污染,節約土地和岸線資源,消除安全隱患,切實做到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