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日前在“2009中國宏觀經濟預測春季年會”上表示,目前,本輪經濟周期中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回落期尚未結束,從長期來看,如果不出現特殊情況,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隨后會有一個回落的過程,但是仍將保持一個比較樂觀的經濟增長趨勢。
許憲春指出,前兩輪經濟周期的時間都是9年,從波谷到波峰分別用了3年和2年,從波峰回落到波谷分別用了6年和7年,經濟增長都表現出快起平落的特征。與前兩輪周期不同,第三輪周期經濟增長從1998年的波谷攀升到2007年得波峰用了8年時間,估計從波峰回落到谷底所用時間不會太長。
許憲春認為,本輪周期經濟增長率從峰值回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包括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因素,也包括我國經濟增長的周期性因素。但是,去年經濟增長率回落如此之快,國際金融危機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許憲春指出,比較經濟增長周期與通貨膨脹周期有兩個明顯特點:一個是通貨膨脹峰值滯后于經濟增長的峰值;第二個是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同時回落到周期的谷底。而本輪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都已進入回落期。
對于我國未來的長期經濟增長趨勢,許憲春表示非常樂觀,主要理由是:首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第三產業比重和消費需求比重都比發達國家低30個百分點左右;第二,與發達國家比,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很大;第三,我國人均GDP不僅低于發達國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些都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還有很大空間。另外,我國的勞動力成本還比較低,仍具比較優勢;我國的市場潛力,特別是農村市場潛力非常巨大;資源稀缺、環境脆弱、創新能力不足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制約因素。
許憲春表示,目前和今后較長時間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第二,著力調整經濟結構,特別是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切實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要為擴大消費需求提供收入方面的保證;第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醫療、教育、社會保障水平,努力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提高居民的消費傾向;第五,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的差距,促進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第六,穩定外需,避免外需大幅度下降,同時努力調整外需結構,實現外需又好又快發展。(張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