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農民工留城
多了扎堆可能引發社會問題
新京報:這樣的制度下,農民工失業是不是只能返鄉了?
崔傳義:失業也不等于返鄉,這在年輕人身上體現得比較多,就是我們說的“農民工二代”,這些上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出了學校門就去打工了,比較認同城市的生產、生活。他們失業后有不少人繼續留在城市等待就業機會,有的返鄉了還會再回城找工作。
新京報:如果長期找不到工作呢?
崔傳義:那就會面臨生活困難啊,居住、吃飯都成為問題,一個兩個人問題不大,如果這樣的年輕人多了扎堆,就有可能引發一些社會問題。
新京報:城市該如何應對?
崔傳義:農民工對城市做出了貢獻,他們不是“過客”。城市政府承擔著促進就業的責任,要創造就業機會,也承擔著保護公民最基本生活條件的責任,對一些留在城市找工作的農民工,生活遇到嚴重困難的,應該設法給予適當救助。
崔紅志:目前來看,農民工流向大城市的趨向難以改變,這就提醒我們在平時的政策中注意解決農民工的問題,比如最低工資制度要落實,不能欠薪。
新京報:問題是有些企業都倒閉了,政府如何創造就業機會?
崔傳義:對那些還在運轉的企業,政府要減輕企業負擔,對有市場需求的,擴大貸款支持,減少倒閉的企業,這樣也就減少了失業的機會。
同時要想方設法減輕農民工的社會負擔,比如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應該按照國家的政策給予補助。
新京報:都在說政府的責任,那留在城市的農民工自己可以做點什么呢?
崔傳義:自謀職業,但這并不是想謀就能謀到的,應該調整心態,可以從事餐飲、地攤、人力運輸等低端服務業。政府應采取寬松的政策,像鼓勵下崗工人一樣,鼓勵、支持農民工在城市自謀職業。
農民工回鄉創業
面臨貸款難用地難等問題
新京報:剛才說的是留在城市的失業人員,對于那些已經返鄉的農民工,有什么好的建議?
崔傳義:可以回家創業,農村的空間還是很廣闊的。
新京報:空間廣闊有依據嗎?
崔傳義:有的,2007年底,國研中心農村部接受國務院農民工聯席會議辦公室委托,牽頭成立了一個課題組,對100個勞務輸出縣進行了一次調查,當時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回鄉創業的農民工已經比以前多了很多,2003年以后每年回鄉創業的人數是上世紀90年代的3.1倍。
新京報:他們的創業會有哪些困難?
崔傳義: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創業環境差,我們調查中有59.6%的人認為審批企業或立項難,40%以上認為政府部門亂收費,企業負擔重。
第二個問題就是貸款難,近八成回鄉創業的農民工的企業發展得不到金融機構的支持,不僅貸款渠道單一,主要是農村信用社,而且貸款的利息高,加上申請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貸款年利息實際超過了12%。
第三個問題是用地難。
第四個問題是創辦企業的技術含量低,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這些問題是政府應該注意也是農民工自己應該能看到并主動避免的。
需要政府引導
有地方對農民創業不很支持
新京報:政府引導農民工創業的積極性在哪里?
崔傳義:農村和小城鎮的內需其實是有的,政府的思想意識需要改變。
有不少地方對農民創業不是很支持,主要原因是認為農民創業解決了農民自身的問題,不能讓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這是很錯誤的。農民就業、增收,失業的實現了再就業,就是成就。他們有了生活來源,就是減輕政府負擔。農民手里有錢了不就擴大消費了?不就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了嗎?
農民創業有三種類型,一是就業謀生型的,二是發展成長型的,帶有謀利性,第三才是先進企業。一般而言,主要是前兩種,我們不能對創業有過高期待。
從老百姓角度說,解決就業問題才是第一位的,之后才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對于這點,政府應該有清醒認識。
新京報:除了創業,是否還有其他辦法?
崔傳義:政府還可以引導發展現代農業,這和返鄉創業有重合之處。另外還可以鼓勵本地的非農企業使用這些返鄉的人。
原來經常會出現內地的年輕人到大城市去了,當地企業招工難,現在有些人回去了,他們是熟手,對這些企業來說也是機會。
看待農民工失業
不能過于悲觀不能掉以輕心
新京報:有種觀點認為,2000萬農民工分解下去,每個縣也就1萬多人,每個鄉鎮也就幾百人,沒必要那么緊張,這種看法對嗎?
崔傳義:不能這么認為,賬是這么算,但失業的農民工不是都回到村里去的,有些留在城市找工作。有些年輕人可能回去,但沒有務農經歷,加之農村的土地少,他們也不大會在家務農,許多人還會去縣城、集鎮謀活。如果他們的就業持續一段時間得不到解決,一旦積累、聚集在一起,就不能忽視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農民工就業一直是在市場機制下進行的,他們經受了不少困難的磨練甚至波折,有應變的經驗和智慧,又有家鄉承包土地作底線,就業有一定的彈性、靈活性,基層干部和群眾也有很大的創造性,應該有信心化解困難。
對于這次經濟危機給農民工帶來的影響,我們不能過于悲觀,也不能掉以輕心。
新京報:目前,這次危機對就業的影響結束了嗎?
崔傳義:對就業的影響不是到此為止,而是在加深。2008年一些企業的訂單是去年上半年就確定的,所以去年還能維持。但2009年上半年的訂單沒有落實,這樣的企業今年上半年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記者/錢昊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