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間,國家發改委下發了年內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額。與去年相同的是,兩次下發時間都處在一個國際煤價低于國內的秋季。面對遲到了3個多月的配額,出口企業錯過了國際煤價高漲的時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百億。
“雞肋”配額
據悉,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額共計1590萬噸,中國中煤能源(6.96,0.33,4.98%,吧)集團和神華集團各655萬噸,中國五礦集團120萬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160萬噸。
得知此消息,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內部一位人士對記者說:“現在不比幾個月前了,要聽別人的,要分頭與國際買家、國內的煤炭生產商談判,難度很大!”
進入10月以來,國際煤價一路下滑,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煤炭價格由月初的124美元,到月底下跌到99美元,距7月份的最高點190美元相差近一倍。
而就在兩個月前,局勢還非常有利于出口。9月4日,記者曾與該人士通過電話,那時秦皇島煤炭壓港840萬噸,國際煤價漲到160多美元,“可配額就是發不下來”。
同樣是在9月,中國煤炭博覽會上,經營國際煤炭貿易的日本雙日株式會社負責人對記者曾放下話:“有多少(煤)要多少!只要能弄到配額!”而11月6日記者再與該負責人聯系,他卻表示只會把余下的200萬噸協議履行完,“今年在中國不會再有增量了”。
據海關數據,今年6月份我國煤炭出口量達到699萬噸,創下年內出口最高紀錄,此后3個月逐月遞減;8、9月份出口煤炭337萬和208萬噸,環比下降29%和38%;9月份出口煤炭208萬噸,同比大幅下降53.6%。
而在上述4個月內,我國和澳大利亞同期同種動力煤的差價最高達到了52.26美元,平均差價也在20美元以上。再加上我國到日本、韓國這兩大國際買家的航運行程優勢明顯,這也平添了我國煤炭出口的成本競爭力。
“就在如此的競爭優勢之下,我國煤炭出口卻不升反降。”煤炭分析師李朝林認為,出口配額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出口。
時機錯過
第二批出口配額原定7、8月間下發,但因國內煤炭緊平衡局面未改,下發的時間被推遲。不僅如此,8月20日還將煤炭的出口暫定稅提高到10%,借以加大抑制出口力度。
隨即,8月底,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配額消耗殆盡,其他3家所剩無幾,但配額仍杳無音信。此時,有傳言說奧運后下發配額,悲觀的觀點認為11月如果沒下文,今年的第二批配額將取消。各方關注配額,可見當時還是有利可圖的。
9月份,秦皇島煤炭壓港,庫存量長期停留在800噸以上,南方出現煤炭壓船壓港的“雙壓”現象,煤炭庫存15天普遍達標,一些甚至達到21天之多。煤炭工業協會也是在這個月召集了一次運行會議,會議明確指出煤炭的供求關系由“緊平衡”驟變為“寬松”。即便如此,出口配額仍未下發。
1-9月,累計出口煤炭3572萬噸,同比下降6%;進口煤炭3238萬噸,下降16%;凈出口335萬噸。國際煤炭專家黃騰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一出一進使我國煤炭進出口貿易數量基本維持“零和狀態”,而“這時候,似乎出臺任何政策或措施都是多余的”。
又一個驟變發生在10月份,這次不是發生在國內,而是國際煤價大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煤炭消費需求降低造成的供應過剩,拉動了世界煤炭市場價格的下滑。就在國際煤價跌破100美元大關的時候,我國下撥了這次配額。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從更深層次體現了我國對煤炭外貿采取的“促”進“抑”出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