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求解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
1、中小企業的狀況關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在任何國家,中小企業都是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的情況也不例外。近30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就得益于中小企業的巨大貢獻。僅以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為例,2006年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數的99.1%,占就業人數的76.6%,占工業總產值的64.5%和主營業務收入的62.9%,占資產總計的60.9%,占利潤總額的55.9%。如果加上全部小企業,上述比例會更高。中小企業也是外貿出口的主要力量,僅加工貿易出口就占全部出口的52.7%。
正因為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中小企業發展出現困難,必然會對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增長趨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小企業的困難所致。據有關方面調查,一部分低端外資企業撤離,除部分韓資和港臺企業已經撤離外,在華投資的1600家德國企業也有1/5計劃撤離。今年上半年有6.7萬個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其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代表的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倒閉超過1萬家,有2/3的企業面臨重整。由于破產倒閉的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因而失業人數增加,社會穩定也受到很大威脅。
2、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的表現及其原因
一是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主要是成本上升,利潤減少,虧損增加。成本上升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猛漲,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今年以來,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漲幅連續6個月在11%以上,8月份高達15.3%。第二個方面是由于《勞動合同法》的公布實施,過去人為壓低勞動工資(如拖欠工資、不上勞動保險等)的辦法行不通了,再加上工資提高,勞動成本上升。第三個方面是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成本增加。據業內人士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企業出口1美元,就要損失近0.1元人民幣的利潤。
二是融資出現困難。由于經濟調整和宏觀緊縮,經濟增長趨緩,且集中體現在中小企業身上,有限的資金主要流向了大項目和大企業,因而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融資特別困難。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總額超過2.2萬億元,只有3000億元落實到中小企業,僅占全部貸款的15%,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0億元。到6月末,廣東省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0241.11億元,同比增長14.4%,而小企業貸款余額3831.91億元,同比下降4.6%。據不完全統計,廣東民營加外資中小企業上百萬家,潛在資金需求2萬多億元,銀行僅能滿足40%,資金缺口達1.2萬億元,95%的中小企業缺乏資金。
除了宏觀貨幣政策緊縮以外,中小企業本身的缺陷也是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一是中小企業信用制度不健全,銀行對中小企業采信審查監督和管理成本是大企業的5-8倍,再加上經營風險出現以后,中小企業往往采取各種手段隱瞞資產,逃廢銀行債務,因此,商業銀行一般不愿給中小企業放貸。二是中小企業多以夕陽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生存難度大,經濟績效差,又處于為大企業協作配套的地位,制約著其從銀行獲得資金。三是融資擔保存在很大問題,一方面擔保機構少,擔保能力弱,無法滿足企業擔保貸款的需求;另一方面,擔保費用高(一般高達貸款額度的3-5%),期限短,中小企業也不愿找擔保機構。廣東目前僅有8.73%的企業申請過擔保貸款,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物而遭到拒保的比例高達89%。
三是出口市場縮小。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增長趨緩,美、日、歐三大經濟體瀕于衰退的邊緣,再加上國內經濟政策的調整,我國的出口增長明顯減慢。1-9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2.3%,比上年同期回落4.8個百分點。1-8月,服裝和衣著附件出口增長2.6%,比去年同期回落19.7個百分點,鞋類增長14.3%,比去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而服裝鞋帽出口回落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的出口。如果說,成本上升和融資困難企業和國內還可以設法應對和解決,那么,需求和市場的縮小,特別是國際市場的縮小,企業只能面對和接受,國家政策也無能為力。
3、中小企業的困難是經濟調整政策效應的顯現
30年來,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貿易出現了持續高速的增長。在這種持續繁榮的背后,一方面是大量企業的生成和進入,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數從2000年的16.3萬個,增加到2006年的30.2萬個,增加了13.9萬個,其中,中小企業從15.5萬個增加到29.9萬個,增加了14.4萬個??梢姡黾拥娜渴侵行∑髽I。另一方面,是經濟運行和經濟結構失衡加劇,經濟運行風險加大,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受到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大調整不可避免。否則,中國的經濟發展就不可能持續。
在經濟調整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困難是必然的,大量中小企業的破產倒閉也是經濟調整的題中應有之義。例如,正是由于紡織行業遇到困難,大量企業破產,增長趨緩,才有可能改善產業結構和出口產品結構,緩解內外經濟失衡。否則,經濟調整就不可能進行。試設想一下,如果所有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很順利,市場不斷擴大,融資也很方便,利潤不斷增長,既不可能進行經濟調整,也無法實現轉型升級。事實上,正是由于中小企業陷入困境,才逼得它們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產業轉型,從而把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新的水平。這對中小企業也是一個機遇。
比如,前些年,外資中小企業的大舉進入,依靠的是中國的優惠政策和低
在世界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趨緩,但仍保持了穩定增長,消費物價處于中度通脹區間,但呈逐月回落態勢。1-9月,GDP增長9.9%,消費物價上漲7%。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不大,間接影響不小,體現在金融、經濟、制度和理念等多個方面,但總體來看,機遇大于危險。如果說,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使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亞洲大國,那么,這次金融危機能否使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就看我們如何應對了。機遇永遠是為有智慧、有能力、敢于和善于迎接挑戰的個人、組織和國家準備的。
成本優勢,很多企業并無先進技術。現在,隨著優惠政策的取消和經濟調整的進行,一些低端企業撤離,就為高端企業的進入創造了條件。2007年中國的FDI同比增長了13.6%,而新設外資企業數同比下降了8.7%,今年繼續這一發展,就反映了這一趨勢。
再如,在破產倒閉的6.7萬家中小企業中,絕大部分都是技術水平比較低、經營管理比較差、附加價值比較小的企業,破產倒閉的威脅有可能使其中的一部分改進技術,加強管理,起死回生。與此同時,老企業的死亡也使新企業有了成長和發展的余地和空間。事實上,企業只生不死、只增不減是不正常的,而生生死死、新陳代謝才是常態。中小企業更是如此。在面臨困境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也各顯神通,另謀出路,也許會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
總之,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中小企業出現的困難正是經濟調整的成績,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4、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辦法幫助中小企業解困,這些辦法中既有政策方面的調整,也有體制方面的改善。不過,治標救急者多,治本者少,其中,有的已經顯示了效果,有的還需要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比如,央行對全國性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調增5%,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調增10%,近日又對中小金融機構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就是政策利好的重要信息。更為重要的是,央行和銀監會5月8日聯合發布了《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指導意見》,允許自然人、企業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浙江等地紛紛推出試點樣板,一些上市公司也涉水小額信貸,參股小額貸款公司。緊接著,央行上個月又推出了《放貸人條例》,給民間借貸以合法地位。這些既是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有效手段。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可以進一步升格為小型銀行,而民間借貸的陽光化正好適應了民間資金充裕和企業資金需求旺盛的現實,彌補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短板。因為信息不對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而民間借貸的關系型融資和人格化交易,借助于長期、穩定、深入的關系,可以減少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還可以利用財務報表以外的信息。此外,從法律上承認民間借貸的合法地位,并將其納入金融監管體系,有助于民間借貸的規范和良性發展。不過,應當明確,發展非國有金融和民間金融決非權宜之計,在正規金融尚未滿足全部資金需求以前,民間借貸是取消不了的。這方面的思想應當進一步解放,這個方向應當繼續堅持,千萬不要由于情況一好轉或者其中發生某些問題就走回頭路,以至出現改革的反復和倒退。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
發展貸款擔保機構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貸款擔保機構少,能力弱,由于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很難獲準,已經建立的很多貸款擔保機構難以正常運營。最近,央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文,完善小額貸款擔保政策,擴大了利率上浮區間和貸款人范圍,提高了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其中,微利項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財政負擔。與此同時,財政部安排了中小企業專項資金35.1億元,其中一部分也可以用于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此外,中小企業的"再擔保融資"也是可以發展的一個方向。
在應對融資難方面,中小企業也可以大有作為。很多企業也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一是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產權交易中心進行股權質押融資和權益融資,包括技術轉讓、技術入股、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等,如上海聯合產權交易中心今年上半年,中小企業產權交易成交926筆,成交金額230.01億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成交176宗,成交額26.66億元,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實施20%的股權轉讓融資,被福建一家合資企業成功收購,收購價比原出讓價升值了95%。二是捆綁發債,也稱集合債,即把經營狀況良好、成長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組合在一起,申請集合發債。前些年,在債券市場上這一點已經取得了突破,目前河南、四川、重慶、浙江都在積極申報,此事需要進一步放開和制度化。三是中小企業還可以改進自己的經營管理,如改賬戶的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這樣做既可以增大自己在銀行心目中的分量,也可以降低財務成本。
5、中小企業長期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小企業的困難不僅僅是短期和暫時的,而且是長期的和根本性的。這是由于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和發展模式決定的。從未來一個時期來看,中小企業的發展仍然需要面對和解決一系列重大難題。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到6月末,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比上年末升值了6.099%。匯率升值大大壓縮了出口企業的利潤,使很多企業陷入困境。為了緩解匯率升值對出口中小企業的壓力,政府啟用財政政策,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宣布,從8月1日起,把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從11%提高到13%,這對于中小企業無異于"久旱逢甘霖"。據有關專業人士測估,此舉可使全行業利潤總額增加12.54億美元。8月份以來,隨著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匯改以來最大的走貶行情,也使出口企業的壓力進一步緩解。與此同時,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的升值加速,其綜合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加快。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升值仍是未來匯率的基本走勢。要知道,如果人民幣匯率保持上半年的升值速度,一個月之內,紡織服裝出口退稅上調2%的利潤空間將銷蝕殆盡。應當明白,調升出口退稅率的幅度終究有限,出口企業仍然要長期面對匯率升值的問題。此外,全球經濟景氣下降,為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遇。這也是中小企業擺脫出口限制的一個途徑。
8月份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原油價格從最高時的每桶147美元跌到80美元以下。但從國內情況來看,由于相對價格關系扭曲,資源要素價格人為壓低,是造成經濟失衡的根本原因,改革價格形成機制,放開資源要素價格是我們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因而資源價格看漲是一個必不可免的趨勢。國際油價下跌也為國內提高油價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因此,企業今后還要面對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的問題。
勞動成本的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方面,大量勞動力流動和轉移已經持續了十多年,現在流動和轉移的速度已經趨緩,有關專家認為,中國接近或者已經進入了劉易斯轉折區間。從長期來看,隨著農村過剩勞動力大量減少和消失,工資和福利必然上升。另一方面,隨著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企業依靠強勢地位侵占工人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也會受到抑制。這也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從長期發展來看,即使改變了目前貨幣緊縮的宏觀形勢,中小企業的調整和提高也是必要的。誰加快調整,誰的日子就好過。只有加強研究開發,不斷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改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走品牌化、產業化的路子,才能應對上述挑戰。這是很多企業的成功經驗。例如,在服裝行業的困境中,專營品牌的服飾企業美邦服飾、七匹狼、報喜鳥,其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平均增長達到70%,而營業利潤的增長率高達342%。這就為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指明了道路。
中小企業由于規模有限,力量較小,不論是技術創新,還是市場擴展,抑或與政府的關系,很多事情依靠每個企業單打獨斗既不可能,也不經濟。因此,組織起來,發展中小企業的協會和服務組織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這類組織既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是專業性的。事實證明,中小企業發展與這類服務組織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相關性。積極參與和支持這類組織的發展和運作是中小企業家的分內之事。雖然會花費一定的精力,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這種付出和代價是值得的。政府急需改變這方面的政策。
四、趨勢預測
具體預測如下。(見附表)
張曙光(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 張 弛(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