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24日批準了一項政府開支法案,法案中沒有包含延長近海石油開采禁令的條款。這意味著美國國會維持了27年的近海石油開采禁令將被終止。
近海開采已成定局
美國有關近海石油開采禁令共有兩項,一是美國政府頒布的行政禁令,一是國會的法律禁令。只有兩項禁令同時被解除,石油公司方可進行石油開采。美國政府的行政禁令始于1990年,已在今年7月14日被宣布解除。在國會的法律禁令被終止之后,美國也將正式開放其近海開采石油。
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何世紅表示,這項政策在短期內將不會有改變,因為目前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也都表示應該開放近海進行開采石油。
麥凱恩就主張開放絕大部分美國近海進行石油開采,以緩解油價上漲,并幫助美國實現能源自主。而奧巴馬盡管原來反對近海石油開采,理由是近海石油儲量并不很大,開采又需要很長時間,因此近海石油開采無助于緩解短期石油價格壓力,而且還會威脅美國繁榮的海岸經濟。但從選舉的利益考慮,奧巴馬最近也改變原有立場,表示支持有限開采美國近海石油,但前提是同時推行開發新能源等政策。
不管怎樣,美國開采近海石油已成定局。
無奈之選
固然,布什政府解除近海采油禁令可從石油集團利益角度理解,也可從共和黨的大選作秀角度理解,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近海采油這一話題被封凍了近30年后重被開啟,反映出應對高油價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國際能源格局在這30年內的嬗變。
美國大陸石油日產量1970年曾達940萬桶,此后逐年下降,去年降至510萬桶,近40年間下降了46%;同時美國石油進口比例從32%提高至59%。在低油價時代,美國這種保護自己環境,用別人油的做法還行得通,并且大規模封存本國陸地和近海石油也產生了經濟和軍事威懾作用。
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原油供求關系愈加緊張,高油價時代來臨,石油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生產和消費兩大集團勢均力敵。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一些西方學者指出,油價的持續攀升不僅反映了供求關系的暫時震蕩,也反映出消費國與供應國之間權力的持久轉移,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美國等消費大國正從優勢轉為劣勢,改變姿態在所難免。
國際能源機構本月的報告顯示,目前國際石油市場日供需缺口為40萬桶,但握有一定剩余產能的歐佩克卻遲遲不增產今年美國不斷要求歐佩克增產,卻屢屢遭拒,這種尷尬是前所未有的。同時美國國內油價飛漲,通脹壓力不斷加大,而國際油價又很可能長期維持高位,在這種情況下,求人不如求己,重新考慮解除近海采油也確是美國的無奈之選。
全球能源戰略面臨大調整
美國在能源戰略上的轉向再一次說明了國際能源形勢的嚴峻。事實上,全球各國都在調整其能源戰略以進一步應對高油價,一方面各國政府及許多國際組織都在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特別是對全球資源豐富、可再生性強、有利于改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生物質資源,另一方面在傳統能源領域的爭奪也日益激烈,各國都充分利用政治、經濟等有利因素保證其能源安全。
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何世紅就表示,能源戰略均已經提到世界各國的重要議事日程,尤其是各大國不斷加大力度爭奪石油資源和時常。能源問題與大國爭奪、地緣政治、地區利益和民族糾紛等矛盾相互交織,成為牽涉到國家戰略經濟和發展利益以及總體對外戰略的多層次的政治和安全問題。圍繞激烈的能源競爭和能源安全維護,在能源消費國、消費國與生產國、生產國與生產國之間也不斷發生復雜的矛盾和斗爭,進而可能引發國際政治、外交和軍事沖突。如何解決當今的能源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全世界面前的一個重大難題。
據悉,世界是能源金融大會將于11月2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能源及金融領域的巨頭就如何應對當今世界能源問題進行探討。大會主席何世紅表示,這次大會將是全球面對能源新挑戰的一次盛會,會議將以促進和平的、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和金融安全為目的,就能源合作、新能源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探討,將成為全球能源問題思想和觀點碰撞的一次盛宴。(中國金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