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家石油公司已獲準參與伊拉克石油開采競標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4 月 16 日 |
|
中國離伊拉克油氣資源又進了一步。
4月13日,伊拉克石油部發表聲明,表示已有35家國際石油公司獲準參與該國未來的一系列石油與天然氣開采合同的競標。
記者了解到,中國方面有四家公司與殼牌、雪佛龍等國際巨頭一同入選。除了中石油以外,中石化、中海油與中化集團此次也成功入圍。
但由于伊拉克《石油法》遲遲未能出臺,四大石油公司若想實際參與競標顯然還有待時日。
伊拉克項目
伊拉克這個飽經戰亂的國家正在成為中國在中東油氣資布局的突破口。
此次四家中國石油公司從120家備選石油公司中脫穎而出,讓中國在入圍名單中獨占四席,與日本持平,僅次于美國的7家。
事實上,120家公司角逐競標資格一事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放出風聲。
當時,伊拉克石油部發言人阿希姆·賈哈德表示,“正在仔細研究(各公司提交的)這些文件,下個月將宣布在伊拉克石油領域獲得競標資格的公司。”
應該說,中石油的入圍實屬順理成章。在重啟伊拉克項目一事上,中石油已等了很久。
2006年10月和2007年6月,伊拉克石油部長侯賽因·沙赫雷斯塔尼先后兩次在訪華時表示,伊拉克將與中石油就開發阿赫代布油田的具體事宜進行談判,對于時間的界定已經精確到“最快將在一個月內”。
2006年5月伊拉克大選后,伊拉克新任石油部長侯賽因否認了此前合同取消的說法,但表示“為了符合預計很快將會通過的新石油法,將就合同的商業條款進行討論。”
在中石油之外,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團也早已在伊拉克布下先手。
中石化一位人士指出,中石化早在2004年就已與伊拉克石油部簽署過石油設施合同。
中海油也曾在伊拉克尋找機會。2003年,坊間曾傳出消息,中海油正在洽談伊拉克一大型油田的開采權,但最后卻不了了之。
中化集團的腳步也不慢。從聯合國“石油換食品”項目開始,中化集團就是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的貿易伙伴。據中化集團人士透露,“按照計劃,中化集團與伊拉克油田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將在本月召開,并在5月完成已經進行近兩年的油田聯合研究計劃。”
對于四大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擴張,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能源專家管清友認為是必然之舉。
“在現在的能源格局下,實現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替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中國石油公司只有進行海外尋油,在中東、非洲等地尋求突破。”
伊《石油法》難產
伊拉克政府選擇在此時圈定獲得競標資格的公司名單也有自己的苦衷。
一位伊拉克官員表示,一些公司已經與北部的庫爾德自治政府簽訂了開發協議。此舉激怒了巴格達政府,后者威脅將他們列入黑名單并宣布這些交易非法。
盡管已經開始石油招標的前期工作,但伊拉克《石油法》的出臺卻由于為各方爭奪儲量的控制權而進行的無止境爭吵已陷入僵局。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伊拉克石油投資法律遲遲未能出臺,使得中國油氣企業在伊拉克開發石油項目仍處于等待階段。”
2007年3月5日,伊拉克通過《石油法草案》,鼓勵國際石油公司在伊拉克開發石油和天然氣。
伊拉克各派曾在去年6月就該法案達成部分協議,伊拉克全國石油收入在扣除聯邦政府收入后,庫爾德人將獲得其中的17%。
為了推動該法案的通過,美國甚至揚言凍結財政和軍事支持,但該法案卻在2007年7月再次被否決。
問題的焦點在于,是伊拉克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最終控制伊拉克1150億桶的已探明儲量?而根據2005年伊拉克憲法中相關條文的模糊表述,顯然無法讓雙方達成共識。
一位國際問題專家指出,庫爾德自治政府認為修改后的石油法草案給予籌建中的國家石油公司的權力過大,會導致其完全失去對該地區石油資源的控制。
另外,3月草案中的親西方條款也是草案未獲得通過的原因之一。
對于主持相關工作的伊拉克議會石油、天然氣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席阿卜杜勒哈迪·阿爾哈薩尼而言,他即將見到第4個版本的《石油法草案》。
2008年4月3日,阿爾哈薩尼說:“中央政府和庫爾德自治政府的對話關系良好,將推出的新草案會體現更多的共識,并進入報批程序。”
據了解,新版本的《石油法草案》由四個部分組成。
其中一部分則是涉及重建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INOC)的法律。據阿爾哈薩尼透露,這部分法律草案已經被提交到伊拉克議會石油、天然氣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我們即將對它進行討論,這是在正確的道路上行進的一步。”阿爾哈薩尼說,“INOC將負責所有國有油氣開發的運營。”
據了解,草案還包括重新劃定石油部職能以及收益分配,后者決定著石油開發項目的銷售收入的再分配比例。目前,這兩部分的草案都還停留在部長會議的級別。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伊拉克重建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伊拉克可能會要求更高的分成比例。 (21世紀經濟報道)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
相關文章: |
|
圖片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