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神舟”七號飛船運行到第31圈時,飛船搭載的伴隨衛星被成功釋放。該伴隨衛星為“神七”飛船拍攝了非常清晰的照片。
遠距離拍攝“神七”。
9月27日,在完成航天員出艙任務后,神舟七號飛船在太空釋放一顆伴飛小衛星(攝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據中國之聲7點31分訪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副總指揮林保軍報道,目前伴隨小衛星已傳回大量清晰圖片。
小衛星隨著釋放過程即開始拍攝,每秒鐘能拍攝十幾張照片,圖象非常漂亮,第一次在太空看到了自己的飛船。小衛星是被彈簧彈離了飛船之后速度非常快,始終是處于飛船的前面,可以從飛船外不同的角度拍攝小衛星拍攝的照片相當于飛船從近景拍遠景一樣,非常清晰,可以看到飛船和地球。
林保軍介紹說,航天員在回艙之后才放小衛星完全是考慮安全,這并不是為了現場直播似的看航天員的過程,我們的主要目的,一個是看飛船,同時工作,包括航天員什么時間出艙,伴星什么時間放,因為照相的過程還要看和光照條件等等諸多因素聯系起來,實際上選擇這個時刻放是最佳的時刻,它是很多因素結合起來的。有更多的目的和意義。
據林保軍介紹,小衛星的空間應用作用在于,一方面是可以作為飛船整個大型的檢查器,因為它是繞著飛船飛,其實以后也可以繞著其他的大型的衛星飛。因為空間這種活動,這種代價是付出的比較昂貴的,這種情況下,使用一個小衛星比較便宜,比如大衛星或者咱們的飛船有沒有什么問題,可以觀察、判斷以便于整個修復。另外一個叫母航天器,它是它功能的一個拓展,可以聯系的一起做,這也就是編隊飛行一種,也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實現編隊飛行。(文/中國廣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