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辯擴張財政政策
由于預期大部分資金不會像多數人想象的以刺激投資為主,而是更多用于社保、科技教育、農業等領域,在渣打銀行經濟學家李煒看來,不能由此判斷,這是一個積極的擴張的財政政策——450億元的社保支出并不能直接進入市場,拉動消費,而350億元的公共建設支出所占比例太小。
不過,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首席經濟師梁優彩認為,雖然現在提出的是穩健的財政政策,但動作上完全可以更積極,畢竟現在保經濟增長是第一位。“是時候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去刺激經濟了”。回想這半年來參加的會議和聽到的各種官方發言,他判斷,這個方案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第四季度GDP很有可能下滑到9%以下。”梁優彩說,這也是國務院高層最為擔心的。所以,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被認為正合時宜。
中國政府上一次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在1998年。經歷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出現大幅下滑,為防止進一步下滑,中國政府展開了一輪固定資產投資高潮。從年初制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調整為增加14.8%。
不過,這一次梁優彩認為應該刺激消費而不是固定資產投資。因為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必然會限制消費,儲蓄率下不來,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很難進行,將會愈加失衡。
從目前的預期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的確會很小,大部分會用在社保、農業和教育等領域。李煒認為,這個政策并不是很直接,不是說投了1元能產生1元的消費,生產1元的產品,不能形成這樣的循環。
李煒因此懷疑,方案的動機可能并不是刺激經濟,而只是對超收收入的支出安排而已。
積極政策為時過早
渣打銀行的經濟學家們認為,出臺這一政策在時點上為時過早。
“現在我們的貨幣政策相對還是緊縮的,這時適度放松是應該的,但我們認為應該適度松貨幣。”李煒說。
根據渣打銀行的調查,目前企業投資意愿很高,只是苦于沒有資金來源,那么適度放松一下貸款,問題就得到解決,可能跟采取財政政策效果是一樣的。
渣打的考慮是出于他們對中國經濟的判斷。渣打認為,中國經濟從2009年開始可能下滑速度加快,企業和個人的投資意愿會下降,那時需要政府來出面刺激消費。現在企業和個人有消費意愿的情況下,政府不應急于代替企業和個人進行消費。顯然在他們看來,這個政策沒有用在刀刃上。
外國投行的觀點并不能代表國內學者的想法。
梁優彩認為,政策是有時滯性的,所以出臺要超前一些,如果經濟真的已經下滑了,再出臺刺激政策就晚了。
在金融危機肆虐的1997年底,中國政府制定199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10%。梁優彩曾給當時國務院領導寫信說,如果不采取更積極的政策,經濟將會下滑到6%以下。
后來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到14.8%,但政策落實已是1998年6月。梁優彩認為,那次政策啟動還是有些慢,所以也導致1998和1999兩年,中國經濟增長低于8%。
在他看來,貨幣政策已經局部做了一些調整,但仍然是緊縮的貨幣政策,這時,財政政策就應該更積極一些,起到刺激經濟的作用。
李煒并不愿意把現在的中國經濟環境與1998年相比。他認為,1998年中國面臨的是危機,而這次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并沒有形成很嚴重的影響,經濟只是處于下滑趨勢中。他認為,1998年,中國是在使用貨幣政策無法解決危機的情況下,才采取了財政措施,而現在中國是有貨幣政策空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