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是一個區域發展的前提條件。今年以來,臨港工業區新增陸地面積10平方公里,開工建設12個10萬噸級以下碼頭泊位、5萬噸級航道,鋪設道路7.5公里,綠化5萬平方米,建立了應急響應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基礎設施的完善提高了臨港工業區的區域競爭能力。
人民網·天津視窗7月1日電:基礎設施是一個區域發展的前提條件。今年以來,臨港工業區新增陸地面積10平方公里,開工建設12個10萬噸級以下碼頭泊位、5萬噸級航道,鋪設道路7.5公里,綠化5萬平方米,建立了應急響應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基礎設施的完善提高了臨港工業區的區域競爭能力。
今年以來,臨港工業區全力加快圍海造地的速度,共完成吹填、陸填6365萬立方米,新增圍海造陸面積10平方公里。歷年來累計吹填、陸填土方超過1.6億立方米,形成陸地達到30平方公里,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堅實的土地載體。
同時,臨港還加大了航道港池疏浚及碼頭泊位建設力度,新開工建設了12個10萬噸級以下碼頭泊位。目前已完成航道挖泥1360.3萬立方米,港池疏浚開挖458萬立方米,9月份將形成5萬噸級航道。年底前,臨港將形成1000萬噸吞吐能力。今年以來,臨港工業區共進出船舶406艘,累計吞吐量達231.54萬噸。
道路建設是區域發展的重中之重,對于提升區域物流實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今年臨港開工建設了A16、A23、B13 、B16和B18路,共計鋪設道路7.5公里,并同步進行了雨污水管道鋪設施工。鐵路橋涵施工全部結束,區內已鋪軌4.05公里,現進行區內鐵路平交道口施工。建成津濱水廠至臨港工業區的DN1400管道,新增供水能力15萬噸/日。鋪設完成了500米中水管線DN800管道,5700米三期DN200-DN355給水管道,形成供水能力2500噸/日,滿足了三期開發施工需要。供水能力達到10萬噸/日的海水淡化廠一期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完善了一二三期電力規劃,500KV變電站初步完成了選址工作,施工用電通入三期。
此外,臨港還堅持高標準抓安全環保,努力建設生態臨港、安全臨港。今年以來,臨港共完成了A10道、A20道、A30道隔離帶及行道樹綠化5萬平方米,生態餐廳和展覽館外圍生態景觀建設6萬平方米,并進行了30萬平方米的綠化改造。與新加坡勝科集團合資建設的污水處理廠7月開始試運行。建立了應急響應中心視頻監控系統,特勤消防站投入使用。舉辦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培訓班,每周對入區企業、施工企業的生產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王晶 游建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