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際海運費的暴跌引發了中國“陰謀”論。有分析報告認為,上周中國鋼鐵生產商為阻擊海運費指數投機炒作交易,陡然中止從澳洲和巴西運往中國的鐵礦石貨盤租船業務,導致上周海岬型船市場出現一輪不期而至的雪崩式暴跌走勢。但昨日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目前國內企業及貿易商并未聯手中止租船,宏觀政策的調控以及市場的預期才是近期市場大幅波動之因。
6月12日,航運市場給了行業內所有人一個大意外。好望角型船出現暴跌,一天以內,BCI指數暴跌了2855點,報收于15178點,跌幅達到16%,創下了航運史有史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各航線運費也隨之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其中,巴西圖巴郎到北侖/寶山的運費為92.5美元,下跌了9.125美元;澳洲丹皮爾到北侖/寶山的運費為34.818美元,下降了11.137美元,跌幅超過了24%。
昨日,海運費整體下跌,巴西圖巴朗至中國為84.29美元,跌2.09美元,西澳至中國為30.64美元,跌0.5美元。中國遠洋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楊世成告訴記者,去年底其就判斷今年的國際干散貨運市場的特點就是高位運行且波動大,暴漲暴跌都屬于正常現象,因為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別看近期海運費大幅下跌,但波羅的海航運指數只要在5000點以上就是大牛市,航運企業可以坐在家里數錢了。”楊世成說。楊世成認為,這此次暴跌乃市場的正常調整,因為此前的海運費暴漲不太正常。國家四部委上周聯合下發的港存鐵礦石疏港令也對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對于中方企業聯手停止租船,楊世成并不認可。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對本報記者表示,此輪海運費的暴漲是非理性的,暴跌應在市場預期之內,而國內港口創紀錄的進口鐵礦石庫存增加了相關企業成本,足夠國內企業消耗兩個月,超量進口帶來的海運增加是一個假象,有泡沫存在。“中方聯手中止租船業務恐怕也沒有誰能夠來組織。”戚向東說。
首鋼旗下一家貨運代理公司負責人昨日對記者透露,公司的租船業務仍在正常進行,因為企業的原料供應和生產要維持。該負責人認為,國內目前宏觀經濟形勢出現的變化對海運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四部委的鐵礦石疏港令也產生一定威懾力。“運費實在太高了,但有時候越高可能越好,有企業被淘汰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該人士說。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了另一套答案:由于上周Apache公司的西澳天然氣廠發生爆炸,包括力拓、必和必拓、Alcoa、Newcrest在內的許多澳大利亞礦業公司的天然氣供應被迫削減,可能會推遲兩個月,這也直接導致礦石供應將減少400萬噸左右,目前已經造成大量船只滯留澳大利亞港口,同時釋放了部分運力,造成此次市場下跌,而中方企業則選擇了觀望態度,等待運費的繼續下跌再出手拿船,加劇了跌勢。
對此,楊世成指出,此前澳洲鐵礦石供應商也多次宣布不可抗力而減少供應,但并未造成海運市場的暴跌,如此解釋似乎不通。
市場傳言,今年年初有大機構在FFA(干散貨市場遠期運費協議)市場做空,巨虧達10億美元。楊世成表示,這使得眾多炒家不敢貿然出擊,在FFA市場上興風作浪,因此此輪海運市場暴跌熱錢在FFA市場炒作的可能性并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