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近日在一個研討會上透露,截至今年2月份,紡織行業24%的企業出現虧損,2/3的企業面臨生存困境,全行業利潤率僅有微薄的3.18%。
紡織行業正在面臨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出口退稅率下調,棉花滑準稅調整,環保成本增加,銀行資金收緊等內外交困的形勢。為求生存,謀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的紡織企業一面開始轉型,實現產業升級,一面從中西部轉移傳統業務。
沿海企業西移勢在必行
中國紡織行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長三角化學纖維的生產能力占全國的65%,紡織服裝的生產能力占全國的50%,紗占28%,布占40%,絲綢占62%。而據國土資源部的調查,2006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價是134萬元/畝,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的平均土地價格是10萬元/畝。因此,盡管中西部地區與沿海地區在資源方面的比較優勢有所縮小,但仍是承接東部紡織企業轉移的首選之地。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中國的東部與中西部有相同的文化環境、熟悉的法律環境,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減少了很多投資風險。而向海外轉移,則要熟悉人家的法律,特別要避免與當地文化的沖突,是有很大投資風險的。”
他指出,近年來我國外貿增長遠遠高于內地市場增長的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今年外貿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下降到20%左右,內地的消費品零售總額提高到20%左右。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將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內地。產業向內地轉移可以兼顧外資和內需。中原地區可能成為紡織服裝行業兼顧內需地和外需的物流中心。
“20年前,我國逐步形成了海外接單,沿海加工,出口國際市場這樣一種紡織服裝行業的運營模式。今后,中國紡織服裝業將逐步形成沿海接單,內地加工,兼銷內外市場這樣一種個新型的運營模式。”范劍平說。
承接方要注重規模和效益并舉
有關專家指出,產業轉移不能放慢中國紡織產業技術進步的步伐,而是要利用跨地區產業鏈的優勢,提高勞動生產力,用高新技術武裝傳統產業。因此在這種產業轉移過程中不能復制國際上紡織行業產業轉移的路子,把高附加值的核心業務板塊留在本土,把低附加值的加工業向外轉移。被轉移方應積極進取,注重規模與效益并舉。
據了解,現在全國的13個糧食調出省,多集中在中部地區。為確保糧食安全,當地不可能無限制地為轉移而來的紡織行業提供土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博士呂政認為,對于不需要安裝重型設備的輕紡工業,中西部地區合理規劃限制其廠房占地規模。此外,中部地區在接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而來的紡織服裝業企業也不能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同樣要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產業鏈的形成是成功承接轉移的條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微告訴記者:“產業的發展不是簡單的幾個工廠的集聚,而是產業的生態,特別是相關配套體系的完善,或者說是一種產業網絡的形成,是真正實現產業成功的承接的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
中西部地區如何才能承接紡織服裝業向本地區的轉移?呂政認為:首先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降低運輸費用。其次要轉化政府職能,取消各種“苛捐雜稅”,以降低交易成本;再次要提高產業的配套能力,完善標準化體系。此外,他還提到,中西地區要辦好工業園區,提高為產業服務的水平,辦好技工學校,增加熟練工人的供給。
企業界人士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說:“中西部的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源、電力等比較優勢確確實能降低成本,但還要考慮到上下游配套,物流等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條件。”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勇斌則表示,要以一種實事求是的方式來評估自己,把迎接沿海紡織服裝的轉移放到戰略高度來對待。本報記者:劉璐璐 實習生:尹乃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