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對4月份統計,小靈通用戶數比上年末勁減505.7萬
●廣東電信稱,重組未完結,總部還沒有統一的口徑
●電信專家稱,小靈通維護成本高,“實際上運營商沒賺幾個錢”
“有事呼我。”隨著尋呼機市場的自然消亡,這句90年代風靡一時的潮流用語早已封存在了人們的記憶中。“有事打我小靈通,接聽不要錢。”近年來,這句話隨著幾大運營商變相的“單向收費”策略,也幾近絕跡。“有事呼我”沒人說了,尋呼機也沒人用了,那小靈通呢?
工信部近日發布《2008年4月電信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顯示,目前全國無線市話用戶為7948.8萬,比上年末凈減505.7萬戶。投身我國電信業40年的資深電信專家、廣州特司達通信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廖曉濱則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全國小靈通用戶僅4800萬戶,不到高峰期的一半。
隨著電信重組的消息在坊間迅速傳播開去,購買了聯通CDMA網絡及業務的中國電信還會保留小靈通業務嗎?仍在使用小靈通,甚至可以說留戀小靈通的本地用戶紛紛提出了這個問題?對此,廣東電信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重組尚未完結,關于這個問題,總部還沒有統一的口徑。廖曉濱則認為,從市場面和技術面來看,小靈通退出市場是早晚的事。幾乎大部分被訪電信專家都持這一觀點,但他們同時指出,可以肯定用戶不會因此而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小靈通走向懸疑未決
5月23日,傳聞已久的運營商高管調整名單終于塵埃落定,同時中國移動公告稱將與中國鐵通合并。6月2日,中國聯通完成了兩網分離,以1100億元的價格將CDMA網出售給中國電信,并宣布以換股的方式合并中國網通,中國基礎電信業新一輪重組正式拉開大幕。
銀河證券電信行業分析師王國平告訴記者,“重組后運營商的競爭將會逐步轉移到服務質量上來,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剛剛開始的重組對普通用戶而言是那么遙遠,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由電信重組引發的民間第一波思潮已經出現———中國電信購入CDMA、中國網通與中國聯通合并,在GSM和CDMA兩大固話運營商朝思暮想的移動通信業務面前,原有的小靈通業務將何去何從?
“電信重組后小靈通還能不能繼續用呢?”近日,家住黃埔的小靈通用戶楊先生向本報記者提出疑問。楊先生一直是廣東電信的小靈通用戶,使用小靈通已有4年時間。據了解,目前廣東共有850萬小靈通用戶,但已遠不如巔峰時期。市場反應已說明了一切,再加上將擁有技術上更為優秀的CDMA網絡,中國電信要放棄小靈通業務似乎也成了情理中事。
廣東電信官方回應記者稱,目前重組尚未完全結束,關于這個問題總部還沒有統一的口徑。記者則從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國電信內部人士處獲悉,對于小靈通的未來,公司早已有過多次討論,但還沒有可以公布的定論,“畢竟從購買CDMA網絡到正式運營至少還要半年以上的時間。”該人士補充道,可以肯定的是在網的小靈通用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小靈通會走尋呼機軌跡?
電信的回應讓楊先生松了口氣。但他仔細想想,當年購買小靈通完全是因為打電話便宜,且接聽免費。而現在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資費不斷下調,某些子品牌及套餐的資費已讓小靈通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時,自己使用小靈通更大的因素在于懶得改號碼,或許還有一點點留戀。
這種帶有感情色彩的留戀也出現在手機零售店老板王強的身上。他打開辦公室的抽屜,拿出一部頗為殘舊的摩托羅拉尋呼機,語重心長地告訴記者,自己當年是靠賣尋呼機起家的,也因為這部尋呼機,他得到了不少生意上的機會。“現在留著做個紀念。”
尋呼機的現在,或許就是小靈通的未來。
1983年,國內第一家尋呼臺由當時的上海郵電通信開發服務公司(國脈前身)創建。1991年,上海又率先開通了中文尋呼系統。到上世紀90年代末,尋呼機已可謂普及神州大陸。1998年全中國的尋呼機用戶突破6546萬,名列世界第一。然而,5年后的2002年底,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突破2億戶大關,而全國無線尋呼用戶減至1973萬戶。2005年3月,中國聯通向信息產業部正式提交報告,申請退出尋呼業,原因是尋呼業務近幾年每年的凈虧損均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
“小靈通高峰期達9000萬用戶。”廖曉濱告訴記者,8年了,自己與電信及網通有關人士交流時問起過“小靈通是否有收回成本”的問題,但未得到確定的結果。“小靈通的基站都是通過有線連接起來,維護成本相當高。”廖曉濱稱,從我國小靈通發展軌跡來看,的確有驚人的高速增長,擁有千萬級用戶,但實際上運營商沒賺幾個錢。
小靈通或因技術演進消失
小靈通市場的萎縮、利潤的下滑,中國電信又剛剛為CDMA網絡及業務支付了1100億人民幣。這一切看來與“重組不會影響小靈通用戶”有些矛盾,甚至是違背經濟原理和市場規則的。關于這一點,中國電信并沒有說明。但廖曉濱認為,小靈通在技術、市場的演進過程中必然會慢慢消失。
據廖曉濱介紹,2000年,工信部的前身信產部統計發現,我國電信增長率第一次低于10%.此時,中國電信提出需要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在不觸及我國移動通信牌照的情況下,ITU(國際電聯)中不屬于移動通信而屬于無繩電話的小靈通自然成為中國電信的選擇,作為有線市話的延伸。而中國電信更希望獲得的,自然是真正的移動通信業務,就像CDMA.
關于小靈通的未來,目前業界盛傳的兩種方案包括:1、中國電信目前針對小靈通的具體方案包括在獲得CDMA網絡后,鼓勵小靈通用戶不改號轉C網;2、在獲得移動牌照后升級網絡,讓小靈通用戶也可以實現全國漫游,然后與CDMA用戶一同過渡到3G.
廖曉濱認為,無論是技術演進還是市場選擇,第二種方案不可能。“小靈通又稱PHS,源起日本,但已是被淘汰的技術,肯定是生產力,但不是先進生產力。”他指出,拿小靈通的人是希望可以移動通話的,當然也是希望能快速移動通話,在這方面CDMA優于PHS.
廖曉濱指出,在需求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小靈通用戶會有三種發展趨勢。第一種用戶想要更多的服務,包括數據業務、多媒體等等。此時小靈通無法滿足,但又對電信服務滿意,便會在中國電信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捆綁業務策略下轉向CDMA網絡。第二種用戶會選擇離開網絡,去選擇GSM甚至TD-SCDMA這類3G網絡。第三種用戶愿意繼續在網,使用小靈通業務。他認為,從運營商的角度,只要短時間內小靈通還擁有相當的用戶,也就是第三種時,網絡是不會停止運作的,一定會被妥善處理。
至于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對小靈通用戶轉網給予的支持政策,廖曉濱非常有信心,“小靈通這種相對落后的技術,也能發展到9000萬用戶的規模,說明他們的市場能力非常強。”電信業觀察人士鄭強也有類似的觀點。“運營商有心引導,資費、先進的網絡和功能都會是途徑。再加上用戶的需求,平穩過渡只是時間問題。”
重點
中國電信小靈通兩大猜想
1、獲移動牌照后升級網絡,讓小靈通用戶也可實現全國漫游,然后與CDMA用戶一同過渡到3G.
可能性:★
“分析”:這意味著在運營CDMA時,中國電信還需持續投入小靈通網絡,如何協調兩者關系相當困難。小靈通維護成本極高,運營商利潤低,產業鏈極單薄。
2、鼓勵用戶轉網CDMA可能性:★★★★
中國電信獲CDMA網后,鼓勵小靈通用戶不改號轉CDMA網。其一,不影響用戶使用習慣;其二,能在更先進的CDMA網絡上給客戶更多的功能選擇;其三,將小靈通用戶平穩過渡為移動通信用戶。
“分析”:其他運營商在資費上的調整讓小靈通價格優勢不復存在。加上無法漫游、維護成本較高等問題,前景并未被看好,業內不少觀點認為引導小靈通用戶轉向CDMA網絡是中國電信的明智選擇,小靈通將像無線尋呼業務一般,因為技術和市場的雙重導向而逐漸消失。
名解
小靈通
小靈通并不是中國人的專利,他來自日本,學名PHS.PHS是日本開發的網絡系統,日本人稱之為“個人手持電話系統”,就是我們常說到的個人無繩市話系統,于1995年7月開通運營。它可以在流動中接聽、撥打電話。但它的致命弱點是需要建大量的信號站,通話效果差,不容易漫游,一旦車速超過60公里,基本就不能通話了。
中國最早對小靈通發生興趣的人是人稱“小靈通之父”的徐福新。上世紀90年代末,電信重組,中國移動被剝離。從信息產業部的政策看,移動通信只允許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經營,中國電信和后來的中國網通只能充當看客。時任浙江余杭市電信局局長的徐福新了解了日本發展流動市話(PHS)的信息,突然眼前一亮,流動市話就是讓固定電話移動起來,既不違反政策,又為中國電信發展“移動通信”業務找到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