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農學家1968年報告,某一特定高產水稻品種與傳統品種相比,產量可提高至原先5至10倍。那年3月,“綠色革命”一詞誕生,特指農業技術開發和推廣以及配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促升糧食產量。從那年開始,“綠色革命”鞏固效果,一段時期內既滿足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所需,也避免了和平時期爆發大規模饑荒。那年至今,時光流逝40年,積累經驗和教訓。再次面臨糧食危機之際,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3日召開全球糧食安全高級會議。
對40年前得名的那場“綠色革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之為“第一次綠色革命”。之所以稱之為“第一次綠色革命”,是因為潘基文冀望國際合作,開發新一代農耕技術,發起“第二次綠色革命”。
在5月14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潘基文把“第二次綠色革命”界定為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農業產量穩步提高,同時也實現農業耕作對環境影響最小化。
他認定:“時下(全球)糧食危機初現之際,我們迄今憑借與‘第一次綠色革命’相關技術以及由此實現的農業生產改進,向持續增長中的人口提供食品,這方面所獲成就的脆弱性已突出顯現。”
所謂“脆弱性”,表現為全球糧食市場上供應與需求之間出現缺口,糧食價格急劇攀升,一些國家呈現社會動蕩,更多貧困民眾陷入難以果腹境地。市場專家預測,糧價可能會高位震蕩,隨后趨穩,但短期內無法回落。先前那場“綠色革命”所援用的技術和手段,似乎不足以化解現有危機。
對全球農業狀況、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現狀,潘基文的判斷強化了聯合國機構一些官員先前發表的言論:“繼四分之一世紀相對忽視之后,農業正重新成為一個國際議題。悲哀之處在于,這帶有(對忽視農業的)報復性質。”
呼吁發起“第二次綠色革命”前兩個星期,潘基文設立糧食問題特別工作組。在潘基文看來,聯合國糧食問題特別工作組所承接的課題,短期而言是如何滿足當前全球糧食需求,中期和長期而言則是如何為應對全球人口持續增長而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
“第二次綠色革命”,是聯合國機構的呼吁,也是不少農業研究人員和媒體從業人員的共識。發起“第二次綠色革命”與實現“第一次綠色革命”相比,面臨更多課題,涉及環境和資源保護、同時也承受全球氣候升溫壓力。
40年前的“綠色革命”一說,是對先前20多年試圖把發達國家農業技術應用和推廣到發展中國家所獲成就的概括和總結。
1968年3月8日,美國國務院國際開發署署長威廉·S·高德向國際開發協會發表演講,認定農業領域的進展堪稱“標志”,預示一場“新興革命”,影響不亞于距1968年已有一個半世紀的那場“工業革命”。
高德解釋說,他之所以把這場劇變稱為“綠色革命”,原因在于它不同于俄羅斯1917年10月爆發改變社會制度的“紅色革命”,也不同于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963年6月為推行社會改革而發起的“白色革命”。
促成“綠色革命”的要素,依照高德的判斷,首先是高產種子、其次是化肥和農藥等農用化學品,再就是灌溉和道路等基礎設施以及農業信貸和農業扶持政策。
在“綠色革命”進程中,全球人口增長了大約40億。假如沒有這場革命,發展中國家極可能會面臨更為嚴峻的饑荒和營養不良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