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少地方埋有死豬,災區群眾擔心引發人畜感染,就栽下這樣的警示牌
【困境】泄洪在即生豬難轉移
因為備有部分飼料,加上道路沒有阻斷,在老板積極自救下,大正養殖公司幸存的生豬暫時過上了不缺食物的日子。但對該養殖場周圍其他眾多的養豬者來說,地震給他們帶來的卻是滅頂之災。
5月27日,記者在安縣桑棗鎮香溪村這個遍地廢墟的村莊采訪時,見到兩名男子把一頭百十斤重的豬四條腿捆起來,扔進一個只剩四面墻的房屋。“糧食都被埋在廢墟里,人的生活都成了問題,誰還管它?準備殺了吃肉。”一男子解釋,過些日子我們要搬到新建的活動板房里生活,更沒有養豬的地方。
“這正是我們所苦惱的,地震中綿陽的養殖業遭受巨大損失,地震后,養殖業損失還會繼續。”綿陽市畜牧局局長蔣開恩說,生豬養殖業是綿陽畜牧業的支柱產業,在綿陽像大正公司相似規模的養殖場還有很多,都遭受了巨大損失。“據最新統計,地震中綿陽市所轄區域的生豬死亡近120萬頭,其中母豬5.66萬頭,這還不包括小養殖場和散戶的生豬死亡量。”
現在,綿陽生豬養殖業面臨著新的危險: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的下游撤離區域都在綿陽轄區內,根據政府指令,涉及的區域內的人必須撤離,牲畜則不在必須撤離的范圍,如果處理不好,又會有大量生豬死亡。
“為把損失降到最低,我們正在想辦法轉移牲畜,但難度很大。”蔣開恩拿出的數據顯示,僅三臺縣淹沒區的生豬存欄量就有31515頭需要轉移。
【幸運】雙匯集團綿陽分廠損失不大
從地震發生至今,大正公司該出欄的豬一頭都沒有出欄,“大家都在忙著災后重建,誰顧得上買賣豬?”大正公司的主要合作單位是河南雙匯集團在綿陽市區的綿陽雙匯食品有限公司。
綿陽市早年建有四川西北最大的肉聯廠,1997年前后,該肉聯廠被河南雙匯集團收購。地震中,綿陽雙匯亦受到影響,“直接經濟損失600多萬元。”該公司總經理王學戈說。
為把損失降到最低,對廠區緊急修復后,6月1日,公司開始恢復生產。王學戈說:“我們今年的產值目標是14個億,一定得想辦法自救。”
“地震給四川生豬養殖業造成很大損失,但對雙匯災后生產中的生豬收購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王學戈說,“綿陽雙匯豬源范圍大,除了災情嚴重的安縣、平武等地,廣元、南充等養豬大戶也是公司收購生豬的范圍,在重災區采購的生豬占所有采購量的比例較小。”
但地震對公司今后的發展造成一些影響,主要是廠址搬遷問題。根據計劃,6月份是公司和政府正式簽訂協議在綿陽市高新區開工建設新廠區的時間,結果地震來了,綿陽市各項工作陷入停滯,計劃被暫時擱置,“年內是不大可能簽訂協議,這會影響公司發展。”
【影響】豬肉或將持續高價
將死亡生豬消毒深埋后,王海最緊迫的工作是修復圈舍,防止幸存生豬再出問題。他判斷,過不了多長時間,養殖業的損失就將傳導到價格上,災區群眾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后,生豬市場將迎來又一個供應短缺期。
其他災害中,受損養殖業一兩年內即可恢復元氣,但地震災害中,養殖設施倒塌嚴重,人員大量傷亡,災區群眾居無定所,也都在為自身生存考慮,使得養殖業恢復期將延長。
不過蔣開恩解釋說,短期內,四川生豬供給減少并不會推高肉價,因為這段時間災區很多餐館、肉制品加工廠都不會開業,數量龐大的災區群眾生活也不正常,不會常吃肉,豬肉需求量也在下降,而政府為了災區群眾生活穩定,更不會坐視肉價高漲。
但蔣開恩同時稱:“豬肉在中國居民的消費品中位置很特殊也很敏感,按照原先目標,到今年下半年最遲明年上半年生豬市場的短缺勢頭就會緩解,現在看來不行了,到明年年底生豬供應都會是緊張的。”
有短缺就會有高價,生豬市場目前的穩定期能維持多長時間,蔣開恩不敢猜測。“災區群眾生活恢復到一定階段,肉類需求量會大增,而生豬供應跟不上,豬肉價格就可能上漲了。”
此外,王學戈認為,地震對豬肉價格造成波動雖不會太大,但南方新近出現的洪澇災害讓他很擔心:“雪災、地震、洪災接踵而至,再強大的產業也經不住連續打擊,如果洪災災情嚴重,今后豬肉價格肯定會持續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