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聯儲的連續降息,我國貨幣政策也可能會有所改變。
在美聯儲再度宣布降息50個基點后,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低至3.0%,中美利率倒掛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一方面是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中美利差變化對資本流動帶來的影響,”中信證券銷售部執行總經理高占軍說,“對于這兩個方面的關注將會促使央行的貨幣政策變得更加謹慎?!?/p>
加息迫切性或減弱
美聯儲的連續大幅降息舉措實際上再度表明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在加大,從而全球經濟減速的幅度可能會更高,對于過熱的中國經濟而言,這反而是有利的。
“外部需求的降低本身為中國經濟的降溫創造了條件,從而對于貨幣政策的從緊會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备哒架娬f。
興業銀行分析師徐寒飛也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放緩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增長,不排除中國貨幣政策會出現轉向的可能性,央行加息的次數可能會減少,緊縮信貸的力度也可能有所放松。
面對不斷加大的通脹壓力,央行加息的迫切性仍然存在,這可能促使央行在第一季度仍然再度加息。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由于翹尾因素影響,通脹壓力可能將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下半年可能就會緩解,隨著通脹壓力的緩解,央行加息的迫切性和空間都在削弱。
目前人民幣正以更快的速度升值來發揮匯率對于通脹的抑制作用,本幣升值將會有效緩解輸入型的通脹因素。此外,如果中國經濟受外部經濟影響而放緩,通脹問題顯然也會隨之有所緩解。
“一方面中國經濟供給能力較強,而整體經濟的降溫會減少總需求,這樣中國經濟出現‘滯脹’的可能性很小。”徐寒飛表示。
當前債券市場的強勁反彈顯示出市場對于央行加息的預期有較為明顯的緩解。國債收益率曲線出現整體下移,而中長短的下降幅度則在10~20個基點左右,這表明市場認為,長遠來看央行加息可能性在減小。
常規操作仍將繼續
不過央行一些常規性貨幣政策操作仍然會繼續。
高占軍指出,美國經濟的放緩可能會使得貿易順差增長有所放慢,從而降低外匯占款的增長速度,但只要順差的態勢不發生改變,央行仍需要對新增流動性進行對沖,這意味著央行在數量型政策工具的運用方向上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這些數量型的工具主要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發行定向央票等。今年初央行在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的同時,也再度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繼續延續去年央行對于流動性的緊縮力度。
不過,貨幣政策的轉向可能更多地體現在行動上,而不是名義上。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實施穩健財政政策和從緊貨幣政策”的調子剛剛定下不會馬上出現轉變,因此,這種轉向將可能更多地體現在政策的具體實施上,而短期內在說法上應該不會有所改變。(郭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