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帶動 現代農業破再就業困局
在轉型的實踐過程中,阜新人體會到,原有的工業規模遠不能解決因資源枯竭而帶來的就業、保障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而新上項目投資多、周期長、風險大,無法解決成建制的規模下崗問題。來自阜新市計劃發展委員會的統計顯示,阜新農村人均耕地約有6畝,人均耕地和人均糧食擁有量都居遼寧省首位,百里礦區有大量適宜農業生產的廢棄地。經過反復論證,阜新最終把轉型的方向瞄準了現代農業,決定用生產工業品的方法生產農產品,做強一、三產業,解決礦區下崗職工再就業。這無疑是準確的判斷。阜新的經濟轉型必須立足本地資源和優勢,從工業城市變成以現代農業為主的城市,把下崗的產業工人變成種養殖業的現代農民,創造一條符合阜新特點的轉型之路。
在探索這條轉型之路的過程中,阜新根據農產品精深加工潛力大的實際,把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確定為經濟轉型的主導替代產業,并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切入點,以發展畜牧業為突破口,重點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和品牌產品,拉長產業鏈,發展產業群,形成集團軍,使龍頭企業上聯市場、下帶基地,實現三產的相互搭接和融合,進而把主導替代產業做實、做大、做強,形成對全市經濟的帶動和支撐。
從2002年起,阜新在城市和礦區周邊12個鄉鎮規劃建設了韓家店民主農業綜合園區、王府田園農業園區等設施農業園區,建成標準化棚舍5466棟。但發展現代農業園區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問題,僅50個農業園區就需要10億元的啟動資金。值得肯定的是,阜新創造了下崗職工轉向現代農業、進入農業園區的三種模式:一是村里出資包建棚舍,由下崗職工租賃;二是由民營大戶出資,為下崗職工提供就業崗位;三是由下崗職工自己出資,自建自營。三種模式的推廣,吸引了來自不同方面的資金,破解了阻礙農業園區發展的瓶頸問題。這些農業園區,現在已成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基地,共為下崗職工創造就業崗位近10000個。據統計,2003年,全市農業園區已實現產值10584萬元,實現純收益5697.2萬元。在阜新郊區的大地上,映入我們眼簾的不僅有廣袤的田野和起伏的山林,還有一棟棟整齊劃一、新穎別致的農業園區大棚,棚里有郁郁蔥蔥的蔬菜,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和果香,還有歡蹦愉躍的雞豬和牛羊……這是阜新轉型的碩果,是轉型碩果中的新亮點和新景點。
值得其他資源型城市借鑒的是,阜新在發展現代農業上選擇了一條捷徑,那就是面向全國乃至世界引進知名企業。通過名牌帶動效應,促進了阜新相關產業的發展,繼而推動阜新向現代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基地邁進。阜新先后引進了河南雙匯、上海大江、內蒙古伊利和草原興發等70多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形成了年加工6萬噸火腿腸、1500萬只肉雞、600萬只白鵝、100萬只肉兔、2萬噸食用菌的生產能力,帶動全市建成生豬、家禽、乳品等14個生產基地,形成12個農業產業化鏈條。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已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28%,成為阜新繼“煤電”之后的重要接續替代產業,初步構筑起了接續替代產業框架。僅草原興發就帶動了60個五萬只規模的肉雞基地場,拉動近萬戶農民從事養雞業;阜新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生豬屠宰加工能力達100萬頭,帶動兩萬多名農戶養豬致富,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可望達到15億元。這個數字與阜新過去賴以生存的煤炭產業年產值相當。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阜新的經濟形勢日漸好轉。
我們深入的研究表明,資源型城市的最大缺陷就是產業單一化或資源型相關產業所占的比重過高。因此,制定新的發展戰略,實現單一產業向多元產業的過渡,培植和發展替代產業和接續產業,就成為搞好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工作重心。在經濟轉型中,阜新始終把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作為經濟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就業優先,堅持一切工作以就業為核心。4年多來,阜新通過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引進和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千方百計為下崗職工創造就業機會。我們認為,阜新發展現代農業,讓一部分工人變成農民的做法,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因為工人比農民接觸機械化、現代化的東西多,獲得的信息面寬,他們會把先進的技術、信息和經驗帶到農村,用制造工業品的辦法生產農產品,用管理工廠的辦法管理農田,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產成本。阜新的下崗工人大量進入農業,實行產業化經營,體現了資源的更好配置。事實證明,阜新通過發展現代農業,進而依托農業發展食品加工業,解決了大規模的失業問題,結束了經濟低速徘徊局面。
值得肯定的是,除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安置下崗職工外,阜新還通過發展民營經濟、擴大勞務輸出等途徑,為下崗職工創造就業機會。阜新把擴大勞務輸出作為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就業渠道,在沈陽、大連、北京等地設立了勞務輸出辦事處,積極開拓外埠勞務市場,每年輸出城市下崗職工近1萬人。同時,通過建設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信息網絡、開展再就業培訓、落實就業政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安置下崗職工。到2004年底,阜新共有13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就業總量相當于“九五”時期總和的158.4%,提前一年半時間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就業工作目標,連續3年被遼寧省政府評為“就業先進市”。在此基礎上,阜新還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0.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8.5萬人,享受低保的城鎮困難居民18.2萬人。通過開展大規模的扶貧幫困活動和建立領導干部“一人雙崗”制度,阜新使61萬人次貧困群眾得到幫扶,66萬農民脫貧。
調整結構 依托農業打造工業強市
資源型城市存在的共性問題表明,單一的經濟結構不會有持久的發達,“一業獨大”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形成多元經濟結構,才能實現轉型發展目標。值得肯定的是,阜新把培育行業領軍企業作為發展支柱產業的重要措施,按照“每個產業有1~2個銷售收入在5~10億元的領軍企業”的標準,打造強勢支柱產業集群。新上了一批熱電、火電和風電項目,煤、電傳統支柱產業的地位得到鞏固。以肉制品、乳制品、油脂、酒類和食用菌為主的食品行業,以玻璃、大型鋼構、玻璃鋼和水泥為主的建材行業,以壓鑄機、黃金和鐵等有色金屬加工為主的機械冶金行業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我們注意到,阜新已徹底打破單一的煤電經濟結構,接續產業已初具規模,且每個產業都有龍頭企業,即使個別產業發展受阻,全市經濟仍然可以保持健康的發展勢頭。
有必要指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阜新的經濟轉型不能放棄工業,如果放棄了工業,阜新的發展也就失去了最終支撐。由此看來,阜新發展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業意義尤為重大,作為一大主導和支柱產業,食品工業帶動了阜新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阜新依托本地區農牧業資源優勢,把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作為阜新未來的接續和替代產業,使阜新再一次贏得了歷史性的機遇。我們掌握的情況表明,阜新在依托農業發展工業的過程中,把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提出了把阜新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基地的發展思路。市經貿委提供的資料顯示,阜新已形成肉制品加工、肉雞加工、乳制品加工和酒類加工等5大類食品工業,以食品工業為主導的接續和替代產業框架基本建立。
截至2004年底,阜新已有300余家食品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4家,總資產超過17億元,從業人員萬余人。全市食品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6億元,實現利稅1.3億元。也就在這一年,阜新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市”。2005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8%。銷售收入前20名的企業中食品企業占8戶,實現銷售收入82254萬元,占27.5%;利稅前20名的企業中食品企業占7戶,實現利稅5282萬元,占38.6%;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22.7%。
讓阜新人引以為自豪的是,阜新在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這一主導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其他支柱產業也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以阜礦集團為領軍企業的煤炭工業穩步發展,全市179戶地方煤礦,年煤炭產量8年內可穩定在千萬噸以上;以阜新發電廠為領軍企業的電力工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繼盛明熱電廠、金山風力發電廠竣工投產后,阜新發電廠三期、市熱電廠三期、阜礦集團煤矸石熱電廠等8個項目開工建設;以阜新雙匯為領軍企業的食品工業高歌猛進,該公司經過不斷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已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以嘉憶銅業公司為領軍企業的冶金工業和以恒瑞科技公司為領軍企業的建材工業異軍突起,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產業。隨著支柱產業的嶄露頭角,全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發展速度從2002年起一直保持在20%以上,步入了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阜新食品工業結構還不夠合理。初級產品比重大,精深加工產品少,高附加值產品匱乏;產品更新換代慢,品種少,檔次低;企業總體規模小,生產集中度低;現有食品工業產業鏈不完整,缺乏總體統籌規劃。針對這種情況,阜新應以農業產業化為基礎,食品工業向“深”、“高”、“寬”發展。“深”,就是把現有農業產業化和食品工業龍頭企業的生產鏈條延伸、拉長,增加深加工力度,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高”,就是加強與國內外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科研成果、專利技術,提升食品工業的水平;“寬”,就是培育品牌,進一步拓寬農業產業化和食品工業生產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