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變化:行政調控介入
11月21日晚間,國務院發出通知,各類投資項目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分級審批的規定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規劃區內的項目選址和布局必須符合城鄉規劃;必須按照規定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
分析師們認為,這份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下發的通知,顯示了與今年以來市場化調控不一樣的重大變化,即行政調控開始強力介入宏觀調控。他們稱之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夜嚴厲緊縮的“第一槍”。
“這個通知的特點是實施了產業和市場準入原則,這區別于市場調控的行政監督和約束,是一種嚴厲的調控。我認為中國并不是一個完全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所以對于非理性的市場主體和投資,應該動用行政力量和行政約束來進行調控。”李慧勇評價說。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消息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新開工項目17萬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6萬億元,同比增長接近25%,連續五個月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國務院對新開工項目發文調控,比較少見。這次調控的目的比較明確,就是防止明年地方政府換屆后的投資沖動。方式上是以行政和法律手段為主,對于未來的投資審批將會收緊。我們預期,明年一系列宏觀緊縮措施會繼續出臺,緊縮力度會更大。”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陳濟軍說。
受行政調控介入宏觀調控影響,11月22日,上證指數大幅下跌4.41%,跌破5000點大關。在當天下午收盤前的半小時,投資經理們擔心未來更加嚴厲的行政調控預期,大幅減倉有色金屬、鋼鐵等周期類公司。
投資經理們表示,他們寧可接受大幅加息的政策,也難以接受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政調控。因為大規模的行政調控會造成經濟的大幅波動,大幅收縮周期類公司的利潤,打擊投資人的信心。
“我們預期,伴隨下半年宏觀調控的持續收緊,明年的宏觀調控將會更加嚴厲,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仍然繼續,行政審批的市場準入政策會更加嚴格。”一位北京私募基金經理說。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說:“我們正處于一個不確定性的時刻。全球經濟回落,中國出口將受影響,中國出口增速和進口增速差距將會持續收窄。一系列更加緊縮的調控措施將限制投資增幅,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將是必然的。”(劉曉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