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輝(左)昨天做客“上證第一演播室” 本報見習記者 王志遠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實驗室主任、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昨天做客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上證第一演播室”,就應對物價結構性上漲的宏觀經濟政策取向的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主持人:眾所周知,當前中國需要推進資源價格改革,但是目前我們卻遇到了比較嚴重的物價上漲,在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和穩定物價之間進行取舍,是不是會發生矛盾?你認為該怎么推進?
劉煜輝:短期來看,資源價格改革如果在目前CPI比較高的情況下推出,確實可能會加強通脹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則會減少經濟走向全面通脹的風險。因為如果中國把資源價格理順,則會整體上改善外部流動性,改善國際收支,中國流動性過剩的狀況就有可能得到緩解。
另外,從經濟體中貨幣過多引發價格上漲來看,解決問題的措施要著眼于流動性過剩,或者是貨幣過多的根源。這種困境僅通過貨幣政策本身是很難解決的,因為所謂流動性的“閥門”另一端并不控制在中國手里,即便央行短期內能夠對沖掉流動性,但不久后流動性又會再次涌來。所以還是要著眼于治本之策,即推進中國整個要素價格體系的改革。
主持人:您認為在當前抑制物價上漲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劉煜輝:基本有五個方面,一是根據稀缺程度和社會選擇對資源的使用進行調控,如加大稅收力度、履行環保義務、壟斷行業利潤上繳國家、嚴格管理資源行業等等,為資源要素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奠定基礎。
二是放開私人資本進入壟斷產業的限制,形成競爭機制。壟斷不打破,國有企業上繳紅利的實質意義便有待商榷,因為壟斷部門完全可以向下游企業和消費者轉嫁成本(包括資源稅和環境稅)。
三是要將過高的政府儲蓄率降下來,減少財政對競爭性行業的轉移支付;加強政府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的作用;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等。
四是推進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現在中國稅制以流轉稅為主體,也就是當地投資越多、稅收就越多。但發達國家普遍是以所得稅、財產稅、物業稅等直接稅種為主體,也就是說,不是哪個地方“煙囪”越多政府越有錢,而是老百姓越富政府稅收收入才能越多。
五是通過抑制并扭轉房價暴漲來控制通脹預期。房價暴漲必將產生強烈的貨幣貶值信號。如果通脹預期失控,“硬著陸”或許就不可避免。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征收物業稅,對抑制當前暴漲的房價應能產生較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