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中國7月出口額創歷史第二高水平,令近來預計中國出口量將在下半年下跌的各路經濟專家跌破眼鏡。中國表面延續日本、中國臺灣經濟發展的老路,實際卻創造類似政治上和平崛起的經濟騰飛新軌道。大喊美國貿易逆差的政客發現,“中國制造”并沒有導致美國失業率攀升。更令歷史重寫的是,千余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反對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
“1028位美國經濟學家聯合反對對中美貿易逆差采取制裁措施,他們認為保護主義對美國不利。歷史上,美國40年代艾森豪威爾當總統時,有同樣數字的經濟學家為遏制經濟全球化曾做過相反聯名?!北睅X州大中國金融與企業研究中心創始主任陳超幽默的調侃,相似的歷史事件竟然如此的不同。
美中貿易逆差并沒有影響美國就業率的減少,密爾肯學院資深華裔經濟學家黃華躍(Perry Wong)表示,在過去兩個月美國就業狀況良好,最新失業率僅為4.6%。美國貿易逆差數字巨大,但美國企業的盈利卻仍然扶搖直上,投資人更受益匪淺,穩獲中國經濟發展之漁利。
該報指出,美國跨國公司制造業大多移師中國,中國出口產品的背后站立的實際是美國主人。如在美國與另外兩家大汽車公司并肩慘敗的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2007年預計銷售超過一百萬輛,利潤將達2億3000萬美元,中國成為撐起通用汽車公司的海外“脊梁”。
與此類似,在美國銷售萎縮的肯德基母公司YUN,在中國的成長達到22%,聲言2007年在中國再開375家分店。麥當勞更不諱言在中國的收獲,稱中國市場的盈利對其具有決定性作用。響應中國出口銳不可當,陳超教授表示,世界五百強企業,尤其是其中的制造業幾乎都搬到中國。
雖然近來頻傳中國食品出現安全問題,但美國商會仍然反對改變在中國實施采購的現狀。
陳超教授舉例,中國的出口產品質量上有非常大的提高,因此附加值也增高。中國制衣業不再只做內衣內褲,他們與意大利合資,制作中高檔西服,爭奪國際市場。而且中國企業已經覺醒,不創造自身品牌將永遠是幕后勞工,因此創造品牌成為中國出口產品新趨勢。
“過去許多人不看好中國家電大亨海爾在美國的發展,結果現在海爾不僅廣告打上時代廣場,而且在美國設廠,生產自身品牌的產品。中國出口不僅從數字上,也從質量上不可同日而語?!标惓淌趯χ袊l展頗為樂觀。(田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