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轉移催生新型分工模式
轉型畢竟是傷筋動骨的大舉動,轉移陣地則相對容易。
香港貿發局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有37.3%的香港企業已計劃把全部或部分生產,從珠三角遷往廣東山區和東西兩翼,以及泛珠其他地區。
其實,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只是企業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近幾年珠三角投資環境發生轉變,一方面受能源、土地、勞工等瓶頸因素制約;另一方面,廣東為促進產業梯度轉移,也提高了環保標準。目前加工貿易的邊際利潤已經從5年前的18%下降為10%左右。前述報告也建議廣東省政府加快興建一批有中央排污設施的環保園,作為港企搬遷的選擇。
部分轉移的現象形成了新型的“前店后廠”分工模式,產品的研發設計、物流銷售等環節仍然在珠三角,而產品的生產環節則遷到成本較低的內陸或周邊地區。
隨著高速公路網絡的延伸以及投資環境的改善,處于工業化后期的珠三角產業加速了向周邊的“扇狀轉移”。2005年開始,廣東省力推珠三角和山區共建產業轉移園區,在全省18個已被認定的產業轉移工業園中,港商投資額達18.4億元,超過總投資額的80%。生產成本降低是對港資企業的最大吸引力。在用地方面,產業轉移園區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較珠三角低250元左右,水電等費用也可大幅降低。
近年越南概念在香港盛行,有不少港商選擇將加工廠向越南等境外地區轉移。一些生產蠟燭的港商已經在越南開設分廠,以降低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成本。前述港商陳錦就表示,對于香港企業來說,越南確實具有吸引力。越南的環保標準目前仍然不算嚴格,電力充足,人力成本也相對較低。
高技術產業成為轉型突破口
盡管在香港貿發局的調查中,大部分港商都認為,長遠來看,轉型升級才是發展方向,不過這是需要大量資金的長線投資。有部分港商表示,內地沒有明確一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辦理解除海關監管的時間長達6-9個月,會影響正常生產。
因此,大珠三角委員會的報告建議中央政府,為港企由“來料加工”改為“三資企業”提供清晰指引和特別寬松安排,使企業可在短時間內改變原地、原廠、原工人、原業績注冊模式和法人登記,繼續生產經營并發展內銷。同時接受加工企業以“銀行保證”或“保險保單”為臺賬保證金,減少企業因“實轉”要求而面臨資金周轉困難。
事實上,今年5月和7月,商務部和港澳辦先后兩次到香港、澳門了解情況,并在香港的要求下,把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的發布時間從5月推遲到7月。同時應港商要求,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近期將到廣東調研,準備給港資加工企業獲得進出口權和開展來料加工提供一站式服務。
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說,香港特區政府也應該協助港商把業務重心由出口轉至內銷市場,加強推廣“香港品牌”,協助企業解決轉型期的財政困難。
一向奉行不干預市場的香港政府,正以科技產業為突破口,幫助港企加大研發力度,朝著高增值方向發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深圳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早在2004年就簽署了協議,共同組建的深港生產力基地將于今年10月投入運營。初期設有6個中心,提供環保技術、電子及汽車技術、軟件及動漫產業、科技轉移、管理咨詢,以及知識產權和品牌建設等支援服務。
深港生產力基地的總投資額為港幣154萬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占65%,將采取自負盈虧的模式。不過,生產力促進局總裁馮永業表示,因為該基地屬于非牟利組織,所以只會以取得收支平衡為目標。“深港生產力基地標志著生產力促進局推動內地與香港科研產業合作的重要里程。”馮永業說,基地將協助兩地企業創新產品和科技,推動工業升級轉型,也可以進一步支援珠三角的港商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