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黃菊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歲 黃菊簡歷 -本周大盤下挫 700個股跌停 階段調整展開 股市市值一周減少5% -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遭尷尬 實際操作難 新<破產法>細則待出臺 -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 全文 負責人答問  -無錫宣布恢復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費半價 水危機誰最該反思  -中國擬5年內建工資集體協商機制 廣州指令性調控壟斷企業工資  -36個大中城市肉價大幅大漲 民政部:確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響  -勞動保障部擬補8千億養老保險空賬 -商務部:外資并購僅占我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 逾4成順差源于虛報  -石油商業儲備發端 中石化奏第一響 核電"十一五"將實現三大任務
我國糧食自給能力顯著增強 糧價上漲與短缺無關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08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12月14日,吉林省德惠市達家溝鎮合義村農民鄒德林在介紹今年的收成。據了解,2006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達275億公斤,比2005年增產17億公斤,創歷史新高,吉林農民有望增產又增收。新華社記者徐家軍攝

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監測,2006年11月下旬以來,我國各地小麥、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購價格分別出現不同程度上漲,糧油價格上漲再次引起廣泛關注。如何正確判斷糧食安全問題,事關農業政策的方向,甚至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走勢。

2006年底,記者就糧食問題走訪了東北三省以及江西、安徽等農業大省,與基層干部、糧食專家廣泛交流,部分人認為,國家對糧食調控過于謹慎,糧食“不安全”的擔心被“放大”。應讓糧食褪去“特殊商品”的身份,還原作為商品的本來面目。現階段,對于糧食的調控應逐步由行政調控為主,轉變為以市場調控為主、行政調控為輔的手段。

國出現糧食既增產又漲價

據農業大省江西和安徽的價格監測部門監測顯示,近期兩省農副產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中以小麥、食用油和肉蛋價格上漲幅度最大。

糧食市場的這一輪漲價現象并非安徽、江西獨有,全國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增產為何還漲價?記者調研發現,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國際市場的拉動。小麥減產使得美國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從2006年9月中下旬開始領漲,帶動玉米、大豆價格上漲。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并帶動國內市場隨之上漲。

其次是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托市”效應。江西省糧食局局長熊根泉認為,當前糧價上漲不是由于沒糧,而是糧源都被國家掌握了。僅僅在江西,目前包括中央儲備糧、地方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的商品周轉糧在內,倉庫里還有糧食約90億公斤,這個庫存量在歷史上是比較高的。大量糧源被國家控制,雖然產量增加了,但市場供應量不增反減,“增產漲價”也就形成了。

再次是加工業迅速發展造成糧食消費量增加。伴隨著能源短缺刺激起來的生物能源熱潮,玉米作為燃料乙醇的最大來源已經被賦予新能源的屬性,其需求量正持續大幅度增加,加劇了供需缺口。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聯合研究課題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玉米產需缺口在350萬噸左右,將由玉米的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這些情況拉動玉米價格持續上揚,加上氣候原因使新玉米大規模上市延遲,加工企業搶購糧源,玉米價格便扶搖直上。

糧食自給能力顯著增強

2004年我國農業和糧食產業出現了重要轉機,當年糧食單產和增產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產775億斤,糧食總產量達到9389億斤。農業部最新發布的消息表明,2006年糧食總產量將達到4.9億噸。

安徽省政府參事、農業問題專家何開蔭認為,糧食安全廣義上包括人的食用、加工和飼料等三方面的安全,其核心問題是指人的食用供給安全,即口糧安全。何開蔭認為應主要抓城市人口、學生和軍隊的糧食供應,粗略估算,一年有1700億斤至1900億斤的口糧供應就能保證市場穩定了。

何開蔭分析說,口糧是以稻谷和小麥為主,以最近幾年中糧食產量最低的2003年測算,稻谷和小麥的產量分別為1.6億噸和0.86億噸,按50%的商品率,市場上的稻谷和小麥兩個品種供應量在1.2億噸以上,這足以保證口糧供應。另外,為預防突發事件、災害等造成的臨時短缺,按照國際慣例糧食儲備大約為消費量的18%,也就是說,年儲備量保證在342億斤以上就能穩定市場了。應該說,這幾年國家糧食儲備是充足的。

有專家認為,總體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不可改變,但隨著土地政策的偏緊,土地浪費的現象有所遏止。隨著科技的不斷增強,糧食的單產也在不斷增加;水利條件如果得到進一步改善,糧食增產的潛力還是巨大的。

“不安全”推論缺乏事實根據

現在有兩種糧食“不安全”的觀點較為盛行,一是災荒論,二是國際強國封鎖論。一些專家認為,這些觀點放大了糧食的不安全性,給人危言聳聽的感覺。

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劉笑然所長認為,中國這么大,部分地區出現災荒,是自然規律,不必驚慌。比如今年四川全省普遍受旱,糧食大約減產100億斤,但2004年和2005年全國糧食增產超過了1000億斤,2006年總體上仍比上年增產。

國家糧食局丁聲俊研究員說,從長遠看,國際上不會進行糧食封鎖的。一是經濟上對本國不利,實行封鎖,出口減少,損害了出口國農民的利益;二是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因此,解決糧食問題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他認為,適量進口糧食在經濟上是合算的,適量進口糧食也是我國經濟走向世界的要求。

劉笑然說,其實糧食市場出現波動是市場的正常行為。如果供應緊張,價格必然升高,就會刺激農民種糧,從而提高市場供應能力。從2003年的產量下降,到2004年、2005年的糧食大幅增產,說明中國糧食生產能力是有保證的,市場恢復能力是強勁的。

全國選出200個糧食大縣進行財政支持

專家認為,在基于糧食安全不必過于擔心的前提下,應適時、適度調整國家有關政策。何開蔭建議,一是要繼續用好中央的一系列“惠農”、“富農”政策,繼續對農業實行補貼;二是選擇有條件的糧食大縣,集中保障糧食生產。他認為,全國選擇200個糧食大縣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把國家有限的財政補貼集中到這些糧食大縣上,加大對糧食大縣的各項財政支持,讓他們安心生產,而對于其他地區則完全放開,讓他們自主生產和經營;三是糧食收購價格予以放開,讓市場決定價格,對種糧農民實行價格補貼。他認為,現在的托市收購保護了農民利益,但扭曲了市場價格,從長遠看,不利于農民利益的保護;四是對于口糧以外的糧食問題,應該轉變思路,大力發展牧草業,以解決畜牧業與人爭糧的矛盾。他認為,我國有10多億畝山場、草原,這些地方應該充分利用。

許多基層的領導干部普遍認為,過去依靠政府強有力的行政推動來解決糧食生產,現在未必有效,將來也許會適得其反,糧食問題最終還要依靠市場本身來解決,因此加大糧食的市場化改革力度迫在眉睫。(記者:葛如江 林艷興 王建威)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
中央政策組合拳確保糧價合理與穩定
豐收之年糧價緣何上漲
糧食增產價格反升 糧價還能漲多高
廣州糧價止升回穩 市場節前供求兩旺
中國銷售臨儲糧86.8億斤穩糧價 禁超量購陳化糧
穩定糧價 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增長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西氣東輸首批氣田建成 可供氣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兒童節關注2000萬留守兒童:發展之路遭遇體制障礙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