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紅
迅速成長的中國經濟像一個考場,給中國政府出了一道又一道考題。眼下,節能就是一道難度很高的考題。
1980年至2000年,中國成功地把能耗增速控制在經濟增長速度的1/2,也就是說,GDP翻兩番,而能耗僅僅增加了一倍。然而,從2001年開始,這個好的趨勢發生了變化,能源需求增加的速度開始超過GDP增長速度,達到了1.5倍。這一改變的原因,是中國經濟走出亞洲金融危機所投下的陰影,進入了新的高速增長平臺。而此輪增長始于積極的財政政策所啟動的大規模投資,大量資金投向了基礎設施、重化工業,從而帶動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今年上半年,中國的GDP增長又達到了10.9%,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強勁,中國經濟仍然奔馳在城鎮化、工業化的快車道上。雖然說,經濟高增長與能源高耗費沒有必然聯系,但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遠未完成,增長方式的改變才剛剛破題,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和渠道把能耗降下來,的確令人頭疼。
隨著對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道路的不斷思考,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問題,加快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步伐。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中央政府把“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作為一個約束性的指標提出。今年又提出了GDP能耗降低4%的年度目標。盡管有這種提出剛性指標的嚴厲姿態,但實施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根據剛剛公布的能耗公報,上半年實際能耗不降反升。這種嚴峻的現實不僅使下半年節能任務的壓力陡增,更令人擔心“十一五”規劃的目標能否實現。
嚴峻的現實迫使政府采取非常措施。針對經濟結構導致能耗高,中央政府今年連續出臺了十幾個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文件,這些行業有相當部分屬于高耗能行業。最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通過與地方及中央企業簽訂責任書的方式,將降耗指標層層分解,從而將節能的壓力層層下達。借助行政的力量來推進發展目標的實現,是政府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手段。當然,這一傳統做法也面臨著挑戰,與中央政府有所不同的是,地方政府投資上項目熱情不減,看起來似乎對實現GDP高速增長的興趣,遠遠高于落實節能目標的積極性。盡管這一措施的有效性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中央政府不會止步于簽訂責任書。專家們建議,要實現節能目標,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各項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大監督力度,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未達標的地區和企業,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據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GDP能耗降低目標評價考核的具體實施辦法,將能耗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中。此外,能源價格改革也在不斷推進,有關部門希望通過理順電價、油價、氣價,完善節能的市場調節機制。
節能已經成為中國政府解決能源問題的一項重要選擇,從政府領導人多次強調以及有關部門密集地出臺政策看,中國政府破解這道難題的決心很大,因為,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已經事關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之大局。(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