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在美國環保協會的專業協助下,聯合長三角地區民間環保組織,共同發起“26℃空調節能行動———綠色長三角,我們承諾”的環保行動。
據了解,今年長三角地區仍然是全國電力最緊缺的地區。據電力部門預測,上海今年的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到1850萬千瓦至1900萬千瓦。江蘇省的最高用電負荷將進一步增長,而被專家認為是“長三角地區缺電最嚴重”的浙江省,全省電網供電能力缺口在700萬千瓦左右。(張靈鴿)
環境漫筆:26℃,跨越數字的概念
往年夏天出差要住星級飯店的時候,總要想著往行囊里塞件外套或者披肩以防受凍。印象里星級飯店的空調永遠充足得過頭,似乎不冷就不能顯示其檔次。每當在影院里瑟縮著看完夏天午后的電影,或者打著冷戰逛完五光十色的商店的時候,很多人都免不了抱怨,但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讓我們遭了罪的空調到底給誰帶來了實惠———大量耗費電能的背后,是能源緊缺的現實,是我們日漸稀少的藍天。
去年,當志愿者們在街頭宣傳“26℃空調節能行動”的時候,質疑的聲音很多,“又是一個數字游戲,芝麻綠豆的能省多少,能解決能源緊張嗎”,而幾個月后,當參與此項活動的北京飯店業的老總們算算細賬的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告訴人們“省了錢是事實。”而政府官員、環保人士的笑容則更有深意。
如果將目前的空調房間設定溫度(通常是24至26℃)提高到26至28℃,北京市盛夏的空調峰值電力負荷可以削減10%至25%;如果將北京公用建筑空調溫度調高到26℃,夏季至少可節約用電3億度,降低10%左右電力負荷,節約1.5億元左右的空調費用。而這些節約下來的能源消耗,可以減少約1200噸二氧化硫排放,從而降低酸雨危害;可以減少約2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數字最有說服力。一個小小的26℃的背后居然連著這樣一連串令人欣喜的數字,尤其在能源日趨緊張的今天。
從另一個角度看,“26℃空調節能行動”還是一場公眾環保教育活動。去年參與者寥寥,而今年從政府機關到公共建筑,從酒肆商家到百姓居所,26℃已經變成了公眾諳熟于心的環保概念,變成了人人可以參與的環保行動。如今,26℃這個小小數字所包含的已經不是數字本身的意義。
也許將來有一天,當我們享受著高效率使用能源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和減少排放帶來的清新空氣時,我們會記起“26℃”,因為它是全民參與保護環境的又一個新起點。(亦欣)
26℃為我們省了錢
北京國都大飯店的大堂電梯旁擺放著一張特殊的獎狀,這是去年在“26℃空調節能行動”中因為表現突出而得到的嘉獎。今年國都飯店繼續參加了空調節能行動。飯店執行經理歐文澤很高興地說:“空調調到26℃,既節約了能源,也為我們省了錢。”
從烈日當頭的室外走入國都飯店的大堂,淡淡的涼爽送遍全身,自然舒適。在去年參加節能行動之前,國都飯店夏季空調溫度是24℃,參加活動之后調到了26℃。“26℃的溫度已經讓人覺得很涼爽了。”身穿西裝革履的歐文澤愜意地呷了一口咖啡。
盡管沒有經過專門的計算,但是歐文澤很確信地說,26℃的空調溫度為他們降低了經濟成本。今夏北京的氣溫比去年同期平均上升4℃,但國都飯店的電力消耗并未增加,他認為空調的節能起了很大作用。
經濟成本的降低,并沒有影響到國都飯店的服務水平。他們把“節能獎狀”擺放在電梯口,也是為了對顧客進行提示。雖然還有顧客抱怨和投訴,但國都飯店對每一個投訴都做出了及時、直接的回復和解釋,顧客很快就接受了,并且表示支持。“我歡迎抱怨!”歐文澤很有信心地笑著說,“跟顧客直接解釋空調溫度調高的原因,會給他們留下好印象,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回頭客。”(壯志)
人民日報 2005年8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