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土地日”。當十年前中國政府設立“土地日”時,“保護耕地”就已經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然而,時間并沒有改變中國耕地逐年減少、人口有增無減的現實。近年來,中國人口每年以一千多萬的速度遞增,耕地以每年數百萬畝的速度遞減。
統計表明,中國目前的人均耕地只有一點五九畝,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百分之四十七,耕地質量差,退化嚴重,全國有六百六十六個縣(區)的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零點八畝的警戒線。
中國曾經出現過每年耕地凈減少一千五百萬畝的年景,在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凍結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的措施后,這種狀況才得到緩解。
盡管如此,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量仍然不可避免地在增加。在一九九九年,中國新的《土地管理法》實施的第一年,經有關部門批準建設的項目仍需要占用耕地八十萬畝,中國耕地凈減仍高達六百五十四點九萬畝。
毫無疑問,耕地入不敷出的“赤字”,依然讓人心驚。
有人認為,中國當前已經出現了糧食過剩,吃飯的壓力已經解除,耕地似乎可保可不保。
但是,專家指出,確保足夠數量和相當質量的耕地不僅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而且是國家安全的一種保障。況且,中國糧食的過剩不過是階段性和結構性的過剩。
“如果我們現在放松了耕地保護,很可能幾年后就會出現新的危機。”一位學者的話,看來至少不是危言聳聽。否則,為什么中國政府十年來對耕地保護的重視,不是淡化了,而是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呢?!
在今年的土地日之前,中國有關部門剛剛向全國通報了五起典型的政府官員土地違法案件,在受到黨紀、政紀的處罰官員中,不乏縣級和廳級領導干部。去年全年,全國有七百多人因為土地違法被處理乃至受到刑事處罰。
顯然,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止于這些。
國土資源部的一位官員認為,中國的耕地保護目前存在的問題至少有四:新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有待進一步落實;大中型重點工程占地量大,耕地占補平衡難以落實;土地開發資金不足,全面完成補充耕地任務難度大;不規范的生態退耕、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給實現規劃確定的耕地保護目標帶來困難。
看來,中國的耕地保護依然任重道遠。
剛在此間發表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題為“切實保護耕地創造美好明天”的文章,再次顯示了中國政府對保護耕地的重視和決心。
面對嶄新的二十一世紀,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保護耕地,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保護耕地,就是守住中華民族的生命線。
至少在全民族人民之中,達成這樣的共識,才有可能解除中國地少人多的后顧之憂,政府和民眾一起行動,才能夠保證生命線不受或者少受侵害。
中新社 2001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