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能耗,還要加強全民節能意識,盡快形成節能型消費模式。這既需要消費者提高節能的自覺性,也需要生產企業提供更多質量可靠、價格合適的節能型產品。節能消費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政府部門要發揮帶頭作用。
不可忽視的節能空間
近日,在北京某單位工作的小張一口氣為他的新房子設計安裝了30多只燈:吊燈、射燈、壁燈、鏡前燈……其中,僅僅客廳里的一個吊燈,就裝進8只燈泡,全部是40瓦的白熾燈。小張說:“普通的白熾燈一只1元到2元,而最便宜的節能燈也要6至7元,名牌產品要幾十元。兩相對比,當然是買白熾燈更合算。”
像小張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這些消費者在生活中只顧節省一時支出,造成大量能源消耗。比如,白熾燈的功率大大高于節能燈,如果把我國現有的普通白熾燈全部更換成節能燈,全國一年可節電600多億千瓦時。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節能燈生產國,去年產量達到17.6億只,占世界總產量的90%,但70%以上都出口了。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們習以為常的行為也在大量浪費能源:關電腦時,多數人只是關掉程序;關電視時,只是摁一下遙控器上的關機按鈕。然而,專家告訴我們,即便處于關機狀態,只要電源沒關掉,電器還會產生待機能耗。其中,電腦的待機能耗是4.8瓦,電視機是8.1瓦。與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有效能耗不同,待機能耗完全是一種能源浪費。據測算,目前我國城市家庭中的待機能耗平均相當于每戶常年點著一盞15瓦的燈泡,每年的電費在60元以上。
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由于沒有形成隨手關燈、關空調、關電腦、關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的管理制度,由此造成的待機能耗更不是個小數目。若及時關閉電源,每年可節電12.7億千瓦時。
節能型產品為何“叫好不叫座”
降低能源消費離不開節能型產品。節能型產品形形色色,但消費者“看得多,買得少”,很多節能型產品“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主要是價格偏高,質量無保證,人們擔心節約的錢難以“抵消”多花的“成本”,更擔心多花了錢卻達不到節能效果。
比如,變頻空調是一種新型節能空調,但在北京一家電器商場采訪時發現,不少顧客在變頻空調前詢問得很仔細,卻遲遲不肯掏錢購買。
“變頻空調雖然節能,但價格高。商家的宣傳是真是假,心里沒底。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買普通空調更合適。”這位顧客的話很有代表性。某品牌一臺1.5匹普通定速空調的售價2008元,而同樣功率的變頻空調是2588元,價格確實貴不少。
不僅如此,即使購買了節能型產品,在使用時也可能存在諸多不便。
北京的王女士裝修時安裝的吊燈使用了普通燈泡。前不久,她在同事的建議下準備換成節能燈。然而,等把節能燈買回家,才發覺普通燈泡個頭小,節能燈個頭大,裝不上。一個吊燈要數百元,更換吊燈是不可能的。王女士只好把節能燈放在一邊,白白花掉幾十元。
此外,目前的節能型產品還存在市場準入門檻低、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雖然“節能概念”滿天飛,但一些節能產品名不符實。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更愿意選擇質量有保證、價格更低廉的普通產品。
節能消費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
節能要從點滴做起。作為消費者,一方面,要養成節約能源的良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隨手關燈、關空調、擰緊水龍頭,積少成多,時間一久節能效果就會顯現;另一方面,要盡量選擇使用節能型產品。
專家說,消費者在購買節能型產品時不能光看眼前。一般說來,節能型產品雖然價格偏高,但合格的節能型產品在其使用壽命期內省下的錢,肯定超過購買產品時多花的錢。比如,變頻空調在連續使用5—8小時以上,就會有好的節能效果。一臺1.5匹變頻空調,按平均每天運轉5小時、每年使用120天算,一年能節電300多千瓦時,節約150元以上。3年左右時間就能“收回”多花的“成本”。
推動節能型消費,還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首先,政府部門要發揮帶頭作用。政府工作人員要增強資源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崇尚節儉、合理消費的機關文化。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高效利用資源,減少損失浪費。政府機關以及學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要帶頭使用節能型產品。近日,北京城區的中小學校的教室、辦公樓里紛紛換上了節能燈,總數達82萬只。據北京市節能中心測算,更換這些高效照明光源,每年可節電862萬千瓦時,節約電費491萬元。
其次,要鼓勵科研單位和企業開發、生產更多的高效節能產品,讓更多質量可靠的節能型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國家要加快推進節能產品的標準制定、認證、推廣等基礎性工作,提高節能產品的質量和節能效率,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在目前節能型產品普遍價格偏高的情況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達到超前性國家能效標準、經過認證的節能產品給予適當的財政支持,引導用戶和消費者購買節能型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