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中心:不知有夜雨寺
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告訴記者,這座以“夜雨”作為寺名、供奉“夜雨神像”的寺廟,早在200年前的史料中就被稱為“巴渝五景”。
吳濤告訴記者,1987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佛圖關上面的夜雨寺被確定為文物點,“我曾親自去看過,它位于當時的114中學的食堂邊上”。
既然夜雨寺是文物點,那么渝中區職教中心為什么要毀掉它來修建實習操作樓呢?
該職教中心校長胡勤勇說,他自2000年在該中心任職以來,從未聽說過學校內有夜雨寺或其遺跡存在,“沒有任何一家單位通知過我們說校內有這些古跡”。
市規劃局:報批手續齊全
隨后,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市規劃局認為該大樓的報批手續齊全,項目場地中原有的夜雨寺、夜雨石等古跡遺存較少,不屬于文物保護單位,已于2006年消失。
對這個說法,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則稱,夜雨寺屬于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2007年該所啟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夜雨寺仍存有少量遺跡,依然具有保護的必要,直到現在夜雨寺依然在他們的文物名單之中。
渝中區規劃局局長胡小華說:“當年編制《渝中半島城市形象設計》規劃時曾邀請文物、園林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當時文物部門未提供未定級文物的保護清單。”
文管所:溝通協調有問題
徐曉渝說,根據《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與已定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一樣,在向文物主管部門報批前,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許對其破壞和拆除。“規劃部門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應主動征求文物部門意見,將文物保護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之中,而文物是否已消失也只有文物部門才能決定并對外公布。”
而對于規劃部門的說法,徐曉渝解釋稱,可能是當時在溝通協調等方面出了問題。
|